中国第一座最大的中外合作海上油田是流花油田

七项世界第一、开发生产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的我国最大海上油田流花11——1油田投产庆典仪式,1996年5月27日在京举行。

李鹏总理和邹家华副总理分别会见了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美国阿莫科公司董事长傅乐先生和科麦奇公司董事长麦克弗森先生,对油田的产表示热烈祝贺。

流花油田是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及科麦奇石油公司合作开发的,它位于香港东南190公里海域,水深300多米,石油地质储量约2亿吨,高峰年产量可达250万吨,这也是至当年为止我国海上最大的中外合作油田,项目总投资6.2亿美元。

流花油田发现于1987年,由于它地处深水和台风多发区,海况条件异常恶劣,加上原油粘稠,地层压力小等不利因素,使这个油田开发难度世界罕见。从1987年到1992年,由中国南海东部石油公司和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的专家组成的工程小组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和探索,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找到了独创的开发方案。

据国内外专家介绍,流花油田开发建设中采用许多石油天然气工业最新开发的技术设备,代表了当前世界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的最高水平。

当年流花油田号称“三个首次、七项第一”,第一次在20口井以上大油田上全面采用水平井开发;第一次使用水下卧式采油树;第一次在水下井口生产系统中应用电潜泵技术集油等;此外在水下井口生产系统中,这个油田也创造了七项世界第一。流花油田因其开采技术的领先性,被称之为“国际海洋石油皇冠上的明珠”。

流花油田投产于1996年,平均水深300米,由1座半潜式浮式生产系统(FPS)、1个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单点系泊和水下井口系统构成,日产原油2万桶左右。

2006年5月17日,台风“珍珠”到达南海东部海域之后,突然直角转弯,台风中心直袭流花11-1油田,其中心风力之强超过了可承受百年一遇台风袭击的设计抗台能力。台风过后,中国海油发现在该油田作业的南海“胜利号”FPSO有7根锚链被台风刮断,3根软管断裂,油舱破裂。流花11-1油田因此被迫停产。停产后,一天损失原油达2万桶左右,按当时的油价计算,损失高达1000多万元/天。

从2006年6月以来,中国海油积极组织有关设计、制造、安装承包服务商等制定流花油田恢复生产的具体方案,全面整合国内外各类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开始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整合创新,在面临自然环境恶劣,作业难度大、设备供应紧张、没有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可依赖的情况下,实施这项具有世界级挑战的深海修复工程。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流花11-1油田提前一年复产。2007年8月30日中海油宣布,经过两个多月的试生产,位于南海东部海域的自营油田流花11-1已于此前成功复产。目前,该油田运行平稳,日产原油约2.3万桶/天。

仅此一项,中海油增加收入约40亿元人民币,增加原油产量120万吨左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