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是世界已知最早的吹奏乐器实物是出土于河南舞阳的骨笛
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今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16支完整的骨笛。
该笛子是用鹤类长肢骨管制成,一般长度为20多厘米直径1厘左右,形制固定,制作规范、精美,多为7孔,且分布均匀。个别笛子在主音旁有调节不孔,有的尚留有制作时的设计刻痕。其中最完整的一支长23厘米,用鹤类动物的腿骨钻7孔制作而成,磨制精细,保存完好,在第六孔与第七之间靠近第七孔处穿一个调音,为竖笛,经测音可发出声音阶,调音孔可以发两变音。
此笛被称誉为“中华音乐文明之源”。
现代音乐家们使用此骨笛仍能吹奏五声阶的曲子《小白菜》,令人惊叹。贾湖骨笛,距今约8000年,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被称为中国笛子的鼻祖。
从约9000年前的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的一批精致骨笛,最近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
分属于贾湖早中晚三期的二十多支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骨笛,经专家研究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把中国七声音阶的历史提前到八千年前。它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音乐史,同时它是世界上同时期遗存中最完整而丰富、音乐性能最好的音乐实物。它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经动物学家鉴定,贾湖骨笛是用鹤类动物的尺骨锯去两端关节钻孔而成,制笛之前贾湖人曾经过认真计算,笛子制成后还运用打小孔的方法调整个别孔的音差,制作方法和过程,与现在民族管乐器的制法很相似。它反映出的音律水平和计算水平之高,令人惊叹。
专家研究发现,贾湖人已经有了音与音之间距离差别的基本概念,这些音程关系,经过了七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音乐艺术实践,直至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在计算和理论上加以科学化的总结,才使人们对十二平均律有了新的认识。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中部,属早于仰韶文化的裴李岗文化,古代贾湖先民曾在此居住了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