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把产于中国的世界最早的原生牡丹称为“芍药”

牡丹原产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在《诗经》中,已有把牡丹献给恋人以表达纯真爱情的诗句。由此算来,我国栽培牡丹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了。

不过,最初的牡丹可不像现在这样总领群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早期的牡丹是野生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寂寞地绽放于荒野,没有名气,无人问津。唐代舒元舆曾说:“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与焉。盖遁于深山,自幽而芳,不为贵重所知。”

早期的野生牡丹没有专门的名字,只是与芍药混在一起,被统称为芍药。秦汉时期,牡丹才从芍药中分离出来,以“木芍药”闻名于世。这在郑樵的《通志》中有记载:“牡丹初无名,依芍药得名,故其初曰‘木芍药’。”此时的牡丹,仍未完全摆脱芍药的影子。

后来,随着人们对牡丹的认识增多,牡丹又有了很多别名,如谷雨花、富贵花、国色天香等。洛阳牡丹之所以能独占花魁,据清康熙《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记载,是因为其他地区出产的牡丹“花皆单叶,惟洛阳者千叶,故名曰‘洛阳花’”。意思是说,其他地方栽培的牡丹是单瓣花,只有出自洛阳的牡丹是千瓣花,饱满多变,雍容华贵,又叫洛阳花。洛阳花一出,其他诸花就相形见绌了。

野生牡丹进入园林,人们大量繁育牡丹品种,是从隋唐时期开始的。特别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牡丹名品大量出现,自宫廷到民间掀起赏花高潮。从现存文献来看,也正是在隋唐时期,“牡丹”的名字才出现于典籍图册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

牡丹最初是以其药用价值而受人瞩目的,其观赏价值被开发后,药用价值就大打折扣。《本草图经》记载,牡丹“一名木芍药,近世人多贵重,圃人欲其花之诡异,皆秋冬移接,培以粪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故其根性殊失本真,药中不可用,其品绝无力也”。也就是说,由于人们过度追求牡丹的花色之美,滥施移接,广用劲肥,导致这类牡丹药性尽失,不再具有“生血去瘀滞”的药用价值。不得不说,这是人们驯化牡丹过程中的一个遗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