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建立了游牧帝国的民族是匈奴
匈奴是一个以畜牧业为基础的民族,《史记-匈奴列传》说:“逐水草迁徙,毋城廓常处耕田之业”。凡有泉源、沟谷、湖泊,以及水草丰美的地方,便是其理想的牧场。牲畜是匈奴族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源。《史记·匈奴列传》说:“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披旃裘”。食肉饮酪,是草原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东观汉记·窦固传》有记载匈奴接待贵宾吃烤肉的情况,“炙肉未熟,人人长跪,前割之,血流指间,进之于固(窦固)”。
草原民族基于防寒、防潮的需要,都嗜好饮酒。而敬酒,也是接待宾客的礼节,《汉书·李陵传》载:“单于置酒赐汉使”,这是接待国宾之礼。由于气候的寒冷,冬天长,夏天短,穿皮衣住穹庐最宜于保暖,也便于游牧迁移,更主要的是皮革耐磨损,宜于马背上的生活,其坚实又适合骑兵行动敏捷的要求。匈奴武士骑在马背上,腰佩弯弓,手持青铜短剑,是极其威武的。而这种皮制衣服,即“胡服”,也对中原服饰的改革产生很深的影响。
匈奴族日常生活的居室穹庐,形同现在的蒙古包。匈奴单于也住穹庐,可称“毡宫”,即帐篷宫殿,在穹庐内或穹庐外接见汉使。
在其他生活方面,匈奴“以墨黥面”即在面部纹刺花纹为装饰。妇女在脸部抹红,或擦口红,故匈奴单于的妻子称为“阏氏”,是“燕支”的同音异译。“燕支”今作“胭脂”,即口红。匈奴歌云:“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中原地区妇女抹口红,应是草原文化影响于中原文化的一例。
匈奴既属游牧民族,活动范围扩大,也有需要把牲畜和毛皮交换农业品和手工业品。匈奴贸易伙伴很多,最西可能达到西域甚至里海之滨,而匈奴与汉族虽时有战争,但往来交流、互市通关也是最悠久和最频繁的,故相互的影响也最深。匈奴由兴起到衰落,在大漠草原活跃了约三百年,进入中原地区又活跃了约二百年,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
1、狩猎和动物造型艺术
匈奴虽然以游牧为业,但狩猎仍是辅助的生活资源来源。狩猎技巧,是匈奴族青少年的基本教育,要成为一个好的骑士,必须从少年时代开始训练,所以,每个匈奴人都是出色的射手,既是牧民,又是猎人,也是战士。
匈奴的艺术题材,完全反映他们在长期的游牧和狩猎生活中,对动物的仔细观察和细腻了解。故匈奴艺术以动物造型最突出,成为创作的主要风格,也是民族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
2、武士的葬俗
匈奴社会兵牧合一,亦即军事组织和生产组织结合。俗贵兵死,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在于其勇敢、坚强,具有劳动力和战斗力。按照匈奴的习俗,武士在和平时都是牧民,在战时都是骑士,一生与畜群为伍,故殉牲制度是匈奴葬俗的一大特色。殉牲用马、牛、羊,马专供男性,有的男性也用牛羊,但羊专供于女性。
3、对鹰与虎的崇拜
游牧民族对畜群有特殊的爱好,他们驯服了食草动物,还要去驯服食肉动物,猎犬、猎鹰成为狩猎中的最好助手。而从鹰虎斗、狼食羊、虎食鹿等动物纹装饰物推测,匈奴人还可能驯服过猛禽猛兽。
鹰的矫健、虎的凶猛,都是匈奴人崇拜的对象,表现出匈奴人崇尚勇敢和以能征善战为荣的民族性格。
在内蒙古博物馆,有一件极其珍贵的用黄金打制的匈奴王金冠。这件匈奴王鹰形金冠,充分体现了匈奴人对苍鹰的崇拜之情。
今内蒙古博物馆所藏一枚战国时期的“虎咬牛金饰牌”,长12.6厘米,重221克。在金牌中间,是一头匍匐的金牛,两侧是四只猛虎,分别咬着牛的颈和腰部,牛的双角又穿透了两只老虎的耳朵。这枚金牌表达了匈奴人对虎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