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第一家西医院是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前身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前身,是美国传教医生伯驾在广州创立的“眼科医院”。

它始建于1835年,是中国境内的一所西医医院。

伯驾担任第一任院长。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也称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中山二院”。

中山二院2005年11月迎170岁生日

坐落在珠江边的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广州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但医院究竟有多老,恐怕连老广自己都想不到——身为广州首家三甲医院,它是中国第一家西医院,已有170岁的高龄。禁烟英雄林则徐在此看过病,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在此学过医,中国首例眼科手术、膀胱取石术、乙醚麻醉术、氯仿麻醉术、病理解剖术都诞生在这里。

有人把它看做是一部鲜活的中国西医史。

十三行巨富助传教士兴办

1835年11月,时年30岁的美国传教医生伯驾来到广州,利用医学作为传教的手段和媒介。在十三行总商伍敦元的帮助下,伯驾在十三行内新豆横街丰泰行里租下房屋开办了一家俗称“新豆横医院”的眼科医院,这家看似不起眼的“小医院”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所西式医院

不过,当时“人之发肤,受之父母”的儒家传统观念盛行,西医治疗远未为时人所接纳,人们对外国医生拿刀子动手术更是感到不可思议。据中山二院院史记载,当时社会甚至盛传眼科医院“使用挖眼珠做药”或配制“红药水”杀人。

由于中国人当时不注意用眼卫生,沙眼、白内障等眼病十分常见,经伯驾略施小手术后,病人“奇迹”般地重见光明,这样,西医治疗逐渐在中国打开局面。

林则徐被写进最早西医病历

从医院保留院史资料中,1840年4月《中国丛报》中的一段译文,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最早的西医病历,它记录了林则徐当年在该院看病的有趣经历——

当年,林则徐被疝气所缠,十分苦恼,但他一直痛恨外国人带来鸦片之害,不愿与外国人有任何私下的接触。几番犹豫后,林则徐通过当时的南海知事和高级行商向伯驾索取“治疗疝病的药品”,并要求送他一副“疝带”。

“疝带”的第一次使用须由外科医生亲自代病人托绑,林则徐最终找到一位用“疝带”治愈的老同僚,由其到伯驾处替自己带一副并指导使用。

病历卡上记录,“疝带”送给林则徐后,他的健康状况良好,为向伯驾致谢,林则徐还给伯驾送去了水果等礼物。

创办中国最早的西医学堂

当年伯驾开设的虽是“眼科医院”,实际上兼看内外科。当时广州医界,还没有采用输血抢救的方法,医院首次对病患施用输血术后,很多危在旦夕的病人纷纷起死回生,令当时民众十分称道。

医院外科部在膀胱结石的治疗上更是成绩卓著,中国首例膀胱取石术就在该院实施,几年下来,治疗的患者达四千多人,医院将取出的膀胱结石堆积起来,在一张书桌上堆成了一座小山。

作为中国首家西医院,该院还施行中国首例眼科手术、中国最早的乙醚麻醉术、氯仿麻醉术、病理解剖术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医院迁至珠江边并更名为博济医院,这是晚清最著名的西医院。1866年,它还开设了中国最早的西医学堂——南华医学堂

孙中山要求男生妇科实习

在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门口,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纪念碑,碑上刻着“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干革命运动策源地”。在当年的博济医院,孙中山以医为媒,投身革命运动。

对于孙中山在该院学医的那段经历,刘泽生副教授曾有过专门研究。刘泽生告诉记者,孙中山学医期间,中国流行的是“男妇授受不亲”的礼教,男女同学上课时,座位之间要拉一道帷幔,而且男生不能参加妇科的临床学习。孙中山向院长嘉约翰建议撤去教室中男女座位中的帷幔,并允许男生参加妇科的临床实习。开明的嘉约翰接受了孙的建议,此事在该院传为佳话。

170年的沧桑变幻,当年“眼科医院”已一跃成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继续传承着多个领域的领先。1993年,它成为广州地区首家三甲医院,2003年获全国、省、市抗非模范(先进)单位,如今它已拥有开放床位1300张,年门诊量120多万人次。

医院“第一”逐个数

1835年,中国第一家西医“眼科医院”创立

1840年4月,《中国丛报》发表目前保存下来的最早西医病历——林则徐的病历

1866年,开设中国第一家西医学校——“南华医学堂”;

施行了中国首例西医手术——膀胱取石术,施行了中国首例眼科手术,施行了中国最早的乙醚麻醉术、氯仿麻醉术、病理解剖术。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