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架国产飞机诞生于1954年

1954年7月,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南昌飞机制造厂(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研制并首次试飞成功,毛泽东亲自签署了嘉勉信。

52年前的1954年,距新中国解放刚5年,而离朝鲜战争结束仅仅1年。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这一年的7月3日,一个震惊中外的消息从江西迅速传遍海内外——由现在的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前身、当时的国营三二○厂生产的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经过首次升空试飞获得成功!由此,翻开了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崭新的篇章。毛主席获悉后盛赞:“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数千制造者来自各行各业

新中国要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制造自己的飞机,在当时的条件下谈何容易。但共和国的航空元勋们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分别创建起南昌三二○厂、哈尔滨一二二厂、大连一一二厂3个主要的航空工业基地,其中三二○厂以教练机的修理和研制为主。

“人员从全国各个工厂调,有造船厂的,有钢铁厂的,有五金零部件厂的,有铁路上的……”今年86岁高龄的苏敏老人讲述那段激情岁月,仍是思维敏捷、心潮澎湃:当时三二○厂几千技术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几乎都是搞飞机的外行。三二○厂建厂之初,工作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几间厂房是在废弃的工厂厂房基础上改建的,职工没有房子住,住在简易的篷子里。南昌夏天蚊子特别多,许多从北方调来的技术人员一开始无法忍受。

“当时的困难是现在所无法想象的!我们这些钳工、车工、钣金工凑在一起生产飞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硬是从我们这些人的手里飞上了蓝天!”遥忆当年那项与共和国荣辱休戚与共的艰难而光荣的使命,4位老人激动不已,感慨万千。

据老人们介绍,从1951年7月建厂到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陆陆续续有近3000名各类技术人员从全国各地调到三二○厂。从飞机修理着手,积聚飞机制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个过程在三二○厂只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在修飞机中学习造飞机

“开始何其艰苦!”余传玮老人感慨万千:机械加工主要集中在“八角亭”式厂房内,而飞机的修理、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则都挤在一个2500平方米的机棚内。由于没有图纸和资料,修理全凭经验。有些钣金件和蒙布损伤,无法更换,只能采取挖补的办法。热处理只有一个锻工出身的老师傅带两个学徒;技术员只有几个人;调度员仅有一个。可是大家都心怀崇高的使命感,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从修理飞机入手,一点点学,一点点积累,艰难而又满怀信心地朝着为制造新中国自己的飞机这一目标坚定迈进。

张天禄老人说:当时飞机哪个零件坏了,就拿到设计科,由设计科人员画出图纸来,他们再拿图纸去比照,做出零件装到飞机上去。大的部件坏了,只能把它抬到设计科,由设计科拿去测绘,然后拿到型架车间去做型架,再去制造。“到1952年我们不仅可以自己测绘零件部件,而且能够做零件部件!”说到这里,老人很是激动。

到1951年底,三二○厂已成功修好了雅克-18飞机38架,其中交付部队19架。1952年起,雅克11型中级教练机、Ла-9型和Ла-11型战斗机以及Ула-9型战斗教练机等4种飞机也转到了三二○厂修理。这4种飞机的结构、系统和机载设备比雅克-18要复杂得多。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担负起了这一艰巨任务。当时任工具车间主任的余传玮老人说,1953年修理飞机所需的一种特殊仰角工具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难题。这个工具形状复杂,内部不规则。要靠手工作业一点一点抠打出来,非常艰难。当时工具车间的同志连吃饭都在想这个难题,最终把这个奇形怪状的工具造出来了。

最难的还是机身。当时负责飞机修理资料总翻译的叶绪仑老人说:雅克飞机在当时是一种技术比较高的机型,机身采用骨架布包,喷漆焊接。其中的热胀冷缩很难控制,任何一道工序达不到技术要求就难以保障整机的协调。通过三二○厂全厂技术人员的艰苦攻关,到1953年,这项技术有了充分保障。

与此同时,三二○厂开始有计划地组织零部件的试制。到1952年底,工厂全年完成148架飞机的修理任务,试制成功了38项主要零部件。扩大飞机修理、试制零配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掌握飞机制造专业技术的过程。1951年通过修理飞机主要是锻炼掌握飞机装配调试技术;1952年扩大飞机修理范围,进入试制零配件阶段,主要掌握飞机零件、组合件的专业加工技术,从而培养出了一批飞机专业技术人才,为制造飞机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3年,三二○厂开始尝试由修理转向制造,并生产了一架过渡机。张天禄介绍:“那架飞机除机身之外,里面的零部件有很多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所以我们定名为过渡机,当时叫三二○号。”同年4月29日这架过渡机进行试飞。经过50个起落、18个小时飞行,过渡机获得了成功,制造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条件已经成熟。

57天诞生新中国第一架飞机

1953年底,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到工厂视察,三二○厂领导在汇报工作时提出:经过5种飞机的修理和修理用零部件的制造,全厂已经拥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大体上具备了整机制造的基础。他们提出了提前进行雅克-18(我国定名为初教五)整机试制的要求。

1954年4月1日,三二○厂获批提前生产初教五飞机。当时新中国正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架飞机的制造也被纳入了五年计划之中。

毛主席亲笔签署嘉勉信

1954年7月26日,三二○厂在试飞站隆重举行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制造成功庆祝大会。

8月1日,毛泽东亲笔签署了给三二○厂全体职工的嘉勉信!

1954年8月26日,彭德怀批准同意初教五飞机成批生产。初教五飞机从制造成功到1958年10月奉命停产,总产量379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