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尸体标本加工厂曾经建在大连

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尸体标本加工厂曾经建在大连。

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内的冯-哈根斯生物塑化(大连)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尸体加工的公司,它的存在引起了一些媒体的质疑。加工尸体,一个有悖于传统伦理的行业,另类地存在于大连这个颇具知名度的美丽城市,它到底能给这个城市带来什么?为此,记者2004年前往大连采访了“哈根斯”。

冯-哈根斯生物塑化(大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冯-哈根斯公司)加工处理标本采用的是他们这个行业的高新技术——“生物塑化”技术,通过此项技术可以把尸体解剖、脱水、定型之后制成人体标本,进行永久性保存。

冯-哈根斯公司依山傍海,位于产业园的西北侧。7层的办公楼从远处看上去,特别雄伟壮观。

记者首先来到了标本储藏车间。一个个2米多长、1米多宽、1米多高的白色金属箱子,摆满了整个屋子。这里没有嘈杂声,没有凌乱的东西,室内温度适宜,通风效果也不错,一切显得十分整洁。

因为是第一次,记者未进尸体加工厂之前,就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如今,装着一具具尸体的金属箱就在眼前,反倒有些坦然和镇定。

“能否打开看一看?”记者问道。这时,两名身穿塑胶工作服的男子走过来,把金属盖打开。呈现在眼前的是,箱子内盛满了灰黑色的液体。里面飘浮着3块用白布包裹的东西。“这就是尸体!”一位工作人员说。

白色的包裹看不出人形。工作人员说,这些是原始的标本,首先要经过浓度为20%的福尔马林灌注,然后在福尔马林的真空包装里放置至少4个月的时间,之后才可以解剖或运输。福尔马林在此起到的作用是固定、杀菌。

接着,记者又来到了解剖室。这是一个朝南的房间,室内明亮,工作台上面,整齐摆放着尸体,尸体上盖着白布。

再看眼前的一幕,就有些吓人了:15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20个解剖台一字排开。从男到女、从幼到老的遗体,正在被一群年轻人解剖和肢解。

每个解剖台旁边有三四名年轻的工作人员,娴熟地使用解剖镊和解剖钳等工具,在解剖过程中,每个人都表情严肃,没有语言,只有动作。“镊子……钳子……托盘……”他们在重复着这一系列的动作,认真地将尸体肌肉组织当中容易腐烂的脂肪物等一一剔除,暴露出来的是神经系统、肌肉,还有骨骼。“这么细心地清理一具人体标本,平均需要1500—2000个小时,相当费力。”一位正在实施解剖的女士说。

对工作人员的表现,公司老板哈根斯十分满意。他说:“我们的解剖工作人员几乎都是毕业于中国各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的,解剖技术是一流的!”

记者凑到没有人皮的尸体前,闻了闻,并没有发觉任何异味。

解剖工作完成后,就是进行脱水工作。该公司的脱水车间并不是很大,屋内有6个硕大的盖着盖儿的金属箱子。“解剖之后的尸体就泡在这些箱子里。”该车间的工作人员讲,他们的工作,就是把清理好的尸体进行脱水。在这之前,尸体已经被浸染了福尔马林,他们的工作就是要在低温的丙酮浸液中,用技术手段在冰冻的体液中把福尔马林排除,用丙酮进行置换。

一切的工作结束以后,在冷冻状态下,可以用锯把尸体切成3.5mm厚的切片。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切片区别受损与正常的器官,如吸烟的肺与正常肺的区别;脂肪肝与正常肝脏的区别等。

尸体除了冷冻做成切片外,就是定型了,做成各式各样的造型。走进定型车间的时候,眼前豁然开朗,仿佛走进了一个艺术品加工车间。只见在一个非常宽敞的房间内,那些已经被处理好的尸体,被塑造成各种姿势,有的坐在椅子上,单手托着下巴做思考状;有的正在奔跑中,伸出一只脚做踢球状,显得生龙活虎;还有的双脚跳跃,仿佛勇士腾空而起……

工作人员都在忙碌着,用小夹子、钢针、针头、木头等用具,把脱水的尸体一点一点地摆成造型。这时,记者伸手摸了摸一具人体标本的肌肉,干而涩,没有一点弹性。一根根红色血管及肌肉组织清晰可见。

关于尸体的来源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据该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尸体都是德国志愿者捐赠、经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辽宁检验检疫局的严格检查后从国外进口的。”

“该厂从德国运进的尸体全部经过海关和检疫部门的层层检查,而这一切又都是依照法律程序进行的。”

“公司的绝大多数人体标本来自国外志愿者的无偿捐赠。目前在德国海德堡登记的捐赠者有5300多名。这种遗体捐赠在德国是完全合法的行为。”

对此,记者在向大连海关求证时,宣传处一位姓柳的女士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尸体通关过程肯定没有问题。

据公司工作人员介绍,2003年3月,因业务发展需要,公司准备进口140具人体标本,由于国内对人体标本的进口尚无明确法规,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此专门组织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的传染病学、流行病学、解剖学等方面的专家,针对出入境人体标本的检验检疫卫生安全举行了论证。会后,专家组综合论证结论为“用于制作标本的捐赠遗体无传染病”。

此后,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又专门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就标本的进口进行了请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作出批示,“允许无传染性、无危害性的人体标本入境。”在获得批准后,哈根斯从国外运进140具尸体。

通过层层检查和检疫,人体标本才启封投产。加工完毕后的标本全部出口,用于医学科普展览及相关医学活动。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公室副主任张崇刚明确地告诉记者,哈根斯生物塑化有限公司在尸体运输、检验检疫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完全是依据相关法律程序进行的。

一位检验检疫局的同志说,尸体出口问题,在我国目前无明确的立法规范。检疫人员只好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的相关规定。“哈根斯”加工尸体程序合法。

外资企业立项要通过市政府审批,依法按照相关程序办理。冯-哈根斯生物塑化(大连)有限公司为德国独资企业,经大连市外经贸局和大连市工商局批准,于1999年8月成立。

大连市政府为此企业颁发过“批准证书”(批准证书批准号:外经贸大资字[1999]0298号,营业执照注册号:企独辽大总副字第07598号),还有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批复文件。

工商注册的电脑资料显示:公司注册资金为800万美元,预计总投资额为1500万美元。公司经营范围为:生物塑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生物塑化标本的制作与销售;生物塑化设备的研制、生产、销售、科普展览;医用科学技术咨询服务及培训;医用解剖软件的研制、开发、生产与销售。

该公司第一期购地30000平方米,总投资额为1500万美元,并为二期预留地25000平方米。公司的规划发展曾经被大连市政府和高新园区确定为龙头项目。

“生物塑化”这项技术的发明者就是冯-哈根斯,他今年(2012年)67岁,被誉为“世界塑化之父”,因为他发明了生物塑化技术,这是一项全新的组织保存技术,是一项可以把组织保存得像活体一样的特殊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制成的生物标本,不需要经福尔马林固定,便可达到长期保存的效果。

哈根斯说,生物塑化技术广泛应用于解剖学、胚胎学、生物学、病理学、临床影像学、生物力学、法医学和博物馆等多种学科和领域。

人体的70%是液体,这些液体对于人的生存及死后的腐烂都是不可缺少的。利用塑化技术,可以使尸体组织内的液体通过一个特殊的真空过程被活性塑料如硅橡胶、环氧树脂或聚合树脂置换出来,但人体细胞及人体的本来面貌即使在显微镜下观察都仍旧保持其保存前的状态。塑化标本干燥、无味,并且可以用手触摸及抓放,这些特性使其无论在医学教育方面,还是在启迪对医学感兴趣的外行人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该公司的技术人员认为生物塑化产品必将取代福尔马林保存的生物标本。

在塑化过程中,机体组织中的水和部分脂肪将被聚合树脂置换。这个过程主要分四步进行:固定、脱水、强制浸渗、硬化。

创造出美丽标本的过程是一个具有美感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标本在死亡与腐烂之间的一个时间点被永久地冻结住。正是这种真实的特性,使得塑化标本成为展出永久保存的人体标本的最佳方式,特别是通过塑化技术创造出的透明人体切片标本在这方面尤为显著,这些切片标本为人们打开了一个了解人体结构的窗口,而在过去,人们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切片标本展示的细微结构。

塑化技术不仅适用于人体标本,也适用于动物、植物标本的制作。鉴于冯-哈根斯公司在生物塑化领域的先进技术,该公司2002年7月被大连市科技局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人体塑化模型从2003年开始正在陆续进行世界巡回展览。其展览在德国、奥地利、瑞士、日本、英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引起极大轰动。

但是这并不代表尸体加工和尸体展览就被西方主流社会所广泛接纳。哈根斯的老家德国就不允许他在德国办厂,然后他也曾经去往新加坡,但未能在那里开设起工厂,最终他选址了大连市,并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有政府的支持、低廉的人工和丰富的尸源。

冯-哈根斯公司在全世界各地的尸体标本展览也引起巨大的伦理争议,在英国,就有相关的伦理团体提出过抗议。许多知名医生和学者都表示过质疑,一些见多识广的国外名医看到冯-哈根斯的“精彩”作品而感到愤怒。

在国内,也有不少伦理学家表达了反对意见。

我国著名生命伦理学专家邱宗仁先生认为,即便是尸体,因为有过生命,因此便有尊严,应该被尊重。对于尸体来说,任何商业性的活动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著名医学伦理学专家陈天民也认为,尸体标本售票展出有悖公德。陈教授说,虽然在利益驱动下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但他依然认为遗体(标本)展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从伦理上讲,这种不人道的做法中国人不能接受。

陈教授认为,尸体或人体的标本只应该应用到教学和科研上,而不能如此公然地售票展出,对尸体的任何商业化做法都是违背伦理道德的,是行不通的。

记者2012年春再去采访时,发现冯-哈根斯公司的大门上贴着2012年2月29日的封条,据说该公司已经从2011年开始退出中国。

2006年,随着中国九部委发布《尸体出入境和尸体处理的管理规定》,哈根斯不能再合法进口来自德国等国家的捐赠遗体,断了来源,大连工厂逐渐衰落。

2008年,哈根斯被查出患有帕金森氏症,身体状况迅速恶化。2011年,哈根斯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已经在考虑死亡问题,准备日后将自己的遗体也制成塑化标本。

大连还有一家本地企业从事尸体标本的加工。此外,在全球进行的尸体标本展览不止冯-哈根斯一家。因为曾有展览商宣称其标本中有使用中国人的尸首,所以2012年夏在中国的网络上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关注。

鉴于此,冯-哈根斯公司的的标本展览项目——“人体世界”在美国的分部、德国海德尔堡生物塑化研究所公关负责人盖尔-维达-汉堡(Gail Vida Hamburg)2012年8月特地给中国内地一家媒体发来声明,声明称哈根斯发明了生物塑化技术,但哈根斯与使用该技术的所有模仿展览均无关系。

声明称,模仿者承认使用了来自中国的无人认领的尸体,而“人体世界”从没用过来自中国的尸体,同时,“我们严正声明‘人体世界’的展览从未使用过无人认领的尸体或是来自中国监狱的死刑犯尸体。”

该负责人还表明:冯-哈根斯博士在海德尔堡大学做研究时就已经清楚临床解剖和公开解剖的区别。前者的目的在于训练医科学生,对于尸体的使用无需经过首肯;而人体塑化以及公开的人体解剖展览则必须符合伦理,对于尸体的使用需要按法律规定征得知情同意。

对于临床解剖来说,学生在解剖完一具尸体、把尸体的每部分都用于医学研究之后,尸体会被火化或埋葬,以任一方式被给予一种仪式性的终结。然而对于人体塑化而言,这种“终结”并不存在,尸体被保存至“永远,比木乃伊或者埃及法老都要保存得更久”。

哈根斯认为,没有征得当事人法定的知情首肯而将其遗骸塑化并展出的行为,是毫无伦理道德依据的。

该负责人还说:人体捐献项目是该公司展览“人体世界”的尸体来源。截至2012年7月,本项目在全世界有超过13300位参与者,其中1138位已去世。大部分捐献者是德国人,人数第二多的是北美。我们只有一名来自中国的捐献人,我们相信中国人安葬逝者的文化使得较少中国人参与这个项目。

不知那些声称使用了中国人尸首做成标本在世界展览的公司是否也是象冯-哈根斯公司所发的声明中那样,能宣称自己是严格按照法律和伦理道德来约束自己的商业行为并有切实可靠的法律证据,这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

可以说,每一项科学技术的诞生之后,都有可能因技术的应用者而使这门科技变成双刃剑。比如核裂变,既可以生产核弹,成为战争的帮凶,也可以生产清洁能源核电造福人类;克隆技术既可以为生物选种优化提供更多的选择,但随意克隆甚至人类将引发巨大的伦理混乱;当年攻克一个个政府与大企业站点的著名黑客十来年后的今天,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被这些组织聘请为专门进行网络安全防御的顾问。

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类的思想观念也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转变,但这一过程中,总是会有主流的价值观引导着发展的方向。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尊重生命、伦理、正义与为大众谋生存权与幸福权这样的大势从未因某些国家、统治者或个人短暂的邪恶而被阻挡。

科技的应用,必须要尊重大多数人共同制定和认可的法律基础和大众社会的主流伦理道德,科技单纯从技术的角度并没有善恶,但每个科学家应该有良心。人类的发展,就是对自我内心的善恶、社会正邪两面的认识与斗争的历程。

1945年8月6日,当爱因斯坦在纽约萨朗那克湖边从《纽约时报》的一位青年记者那里知道了日本广岛遭原子弹轰炸的消息时,感到极度震惊。作为推动美国开始原子弹研究的第一人,爱因斯坦不无遗憾地说:“我现在最大的感想就是后悔,后悔当初不该给罗斯福总统写那封信。……我当时是想把原子弹这一罪恶的杀人工具从疯子希特勒手里抢过来。想不到现在又将它送到另一个疯子手里。……我们为什么要将几万无辜的男女老幼,作为这个新炸弹的活靶子呢?”

以上信息来源:网络综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