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的近现代化灯塔是台湾的鹅銮鼻灯塔

鹅銮鼻半岛位于中国台湾省的最南端,地势东陡西缓,沿岸布满珊瑚礁。

“鹅銮”一词为排湾族语,有“帆船”之意;鹅銮鼻的地标为鹅銮鼻灯塔,也是台湾尾的代表。

灯塔塔身全白,呈圆柱形,高18米,周长110米,分4层,光力可达20海里之远,强度几为亚洲灯塔之冠,有“东亚之光”的美誉。

(图:台湾南部的鹅銮鼻灯塔)

公园位在灯塔右后方的海岸边,占地59公顷,是以珊瑚礁石灰岩地形为主的风景区,有一条赏景路线贯穿好汉石、妙妙洞、沧海亭、迎宾亭、猎猪石、相逢谷、古洞、虬榕、非非洞等18处胜景。而白色的“台湾最南点”意象标志,侧看象拇指,清楚的标示出地球上台湾最南点的所在位置。

巴士海峡和太平洋的滔滔白浪 经年在此澎湃交锋,而鹅銮鼻灯塔耸立海岸边,始终静默护卫着台湾的最南线。

在1982年成立鹅銮鼻公园,以鹅銮鼻灯塔为主体,规划出邻近五十公顷的风景区。

鹅銮鼻灯塔是清政府为避免外国人航海时在台湾南部触礁引发事端,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始建的,拥有百余年历史,为著名的台湾历史古迹,目前在灯塔所在地设有鹅銮鼻公园。一度被认为是台湾最南端的标志,后被台湾最南点地标所取代。

鹅銮鼻附近的外海有七星岩暗礁,过去常有不熟悉附近水域的船只触礁沉没。

1867年(清同治六年),一艘美国商船从汕头开往牛庄途中,在暴风中迷失方向,漂至七星岩附近触礁沉没,船长夫妇和船员游泳登岸后,除一中国船员逃至打狗外,其他人均被龟仔角社(社顶)的原住民俘虏杀害,被称为罗发号事件。琉球渔民也在南岬一带遇难,还因此引发牡丹社事件,美国和日本政府因此要求清朝在此处设灯塔。

在外交压力下,清廷于1875年委托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毕齐礼,于6月18日自打狗出发前往琅峤(今恒春)地区勘察灯塔建地,并支付一百银两向龟仔角社原住民购买灯塔预定用地建塔。

灯塔于1881年动工,1883年建成。由于当地是原住民的地盘,因此在兴建前 鹅銮鼻后,官方还派了五百兵力守护。鹅銮鼻灯塔自高潮面算起,至灯火中心的高度是56.4米,白色圆形铁塔内共分五层,第一层储煤油,第二层置格林炮,三层为洋人休憩所,四层则设置 台湾八景石碑,其中“鹅銮鼻”模仿王羲之笔迹写成“鹅銮鼻”三字榕林炮,第五层则为灯塔光源,初设的鹅銮鼻灯塔,是以汽油自热灯发光,1000烛光的亮度,由反光镜反射后,增加为6500烛光,光距可达10浬,向七星岩方向投射红色光弧。灯塔外围环筑白色围墙,灯塔拥有炮垒式的外观与满布枪眼的围墙,围墙外还有壕沟,而整个塔区建筑屋顶都是“蓄水坪”,雨水沿着水管集流到地面下九座花岗石蓄水池,水源自给自足,这些都是为了防止原住民的侵袭与围困而建造的设施,也因此鹅銮鼻灯塔成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武装灯塔。建造费用总数为白银20余万两。

后来在甲午战争后,1895年清军在离台前,恒春知县欧阳萱奉令秘密焚毁南台湾鹅銮鼻灯楼、石墙,以及石路码头。灯塔在9月13日摧毁。在1898年日治时代时灯塔整修完成,1904年灯塔架设电话线,是为恒春地区第一部电话。

二次大战时灯塔遭盟军空袭受损。1962年重建后,塔高24.1米,塔顶换装新式大型四等旋转透镜电灯,经过大型旋转透镜后,光力为180万烛光,每十秒一闪,照射距离达27.2浬,是目前台湾光力最强的灯塔,被称为“东亚之光”。鹅銮鼻为台湾南端海角,属于珊瑚礁石灰岩地形,所以地理景观上十分奇特,有怪石、巨礁及洞穴,海景更是一绝,被视为“台湾八景”之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