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征服“眼镜蛇机动”特技飞行的试飞员是李中华
中国征服眼镜蛇特技飞行动作最多的试飞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机飞机员李中华。
他在我国试飞员中第一个挑战“眼镜蛇机动”,摘下令世界试飞员神往的桂冠。
隆冬,阴霾满天,风雪欲来。西北某机场,一架国产最新型第三代战机直刺苍穹。
滑跑,风驰电掣。起飞,拔地而起。战机忽而在高空穿云破雾,忽而在低空接连横滚……迅猛,如苍鹰;舒缓,似白鹤。地面监测屏幕上,一串串精准的试飞数据,像亮晶晶的瀑布飞流直下……
谁有这般高超的驯鹰本领?一位航空专家颔首微笑:“肯定是他――李中华!”
这,只是李中华18年试飞生涯中再寻常不过的一次飞行。18年来,他胸怀挑战飞行极限的凌云壮志,在万里长空创造了一个个惊世传奇。
200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视察空军某部时,亲切接见了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李中华,称赞他“你的事迹很突出,也很感人。你不愧是思想、技术双过硬的新型高素质试飞员,不愧是我军飞行员的优秀代表。特别是你牢记使命、为国奉献的政治觉悟,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临危不惧、勇攀高峰的英雄气概,值得全军学习。希望你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为祖国为人民为军队再立新功!”
李中华激动地昂起头,注视着天边――
那,是一片深邃的浩宇、无垠的苍穹……
大漠上空,他冒着飞机随时可能解体的危险,突破国产歼-10战机低空极限速度——
“科学家为研制新战机熬白了头,部队的战友们盼新战机盼红了眼,就是拼上性命,也要尽快把新战机飞出来”
某年冬日,戈壁大漠某机场。
“啪!”一发绿色信号弹升起,李中华驾驶一架国产歼-10战机腾空而起。该型战机定型试飞中最危险的科目——“低空大表速”试飞开始了。
这种战机,是我国第一型自主研制生产的第三代战机,中国航空人为之奋战了20年,几乎耗尽一代航空设计师的心血。数年间,李中华和战友们承担了数十项极限试飞任务,对数百个课题、数千个参数,进行上千架次的试飞检验。
当时,定型试飞已接近尾声,剩下的几个项目,都是重中之重、险中之险。其中,李中华又承担了“低空大表速”这个最危险的科目。
这是一项检验飞机结构强度和颤振特性的试飞。疾风闪电般的瞬间,隐藏着许多令人心悸的“一旦”——
一旦发生险情,速度超出了弹射救生范围,来不及跳伞;一旦飞机强度不够,高速气流就会把飞机的蒙皮撬起、双翅压扁;一旦飞机发生共振,转眼就可能七零八落。国外新机型试飞这一科目时,摔掉的飞机不下数十架,多次发生飞机空中解体的惨剧……
更让人揪心的是,一旦失败,试飞员摔的将不仅仅是一架战机,很可能导致一代新型战机研制的前功尽弃。在世界试飞史上,由于机毁人亡原因不明,导致新型战机“下马”的先例屡见不鲜。
一时间,300多人的科研队伍浩浩荡荡挺进戈壁,中国试飞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打响了。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傍晚,戈壁滩上,一个农家小院炊烟袅袅。沙葱、羊肉、烤土豆、军用罐头摆在白茬木桌,辛烈的“汉武骄子”酒浆斟满粗瓷杯……这天,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和空军装备部领导为李中华试飞壮行。
举杯对视,试飞总师不无忧虑地说,国外试飞新型战机,无一例外地摔过飞机……
闻听此言,李中华站起身来:“科学家为研制新战机熬白了头,部队的战友们盼新战机盼红了眼,就是拼上性命,也要尽快把新战机飞出来!”
举杯,他一饮而尽!
漠风呼啸,好似战鼓催征。转眼,“低空大表速”试飞来到了。停机坪上,飞机设计师紧紧握住李中华的双手,无言相送……
万米高空,李中华驾驶战机急剧俯冲,黄褐色的戈壁和沙丘扑面而来。身体,如同被压上一块磨盘。巨大的过载,把他脸部的肌肉使劲地朝耳边撕扯。
转眼,中国飞机最快低空飞行速度已被李中华甩在了身后。但是,飞机仍有潜力,李中华决心继续挑战极限。
这时,尖啸压过了发动机的轰鸣,飞机速度已经相当于炮弹出膛,如同一颗闪亮的流星,掠过茫茫戈壁。
距地面不到千米时,一项中国飞机飞行速度的崭新纪录诞生了。李中华拉动操纵杆,战鹰振翅飞向大漠高空。
不久,歼-10战机全部试飞科目胜利完成。英雄的中国试飞员,创造了第三代战机试飞“零坠毁”的世界奇迹。其中,李中华创造了该机最大飞行表速、最大动升限、最大过载值、最大迎角、最大瞬时盘旋角速度、最小飞行速度等6项“之最”。
一位空军老将军听到歼-10战机定型试飞成功的消息,不禁一腔诗情涌上笔端:“二十寒暑砺剑成,一飞冲天举世惊。几代志士心血浸,无数机台昼夜鸣。玉龙腾飞千秋愿,银鹰翱翔五洲雄。欲与群枭比矫健,南天浩溟誓纵横。”
雪原上空,他在中国试飞员中率先征服三角翼战机失速尾旋,填补我国试飞领域空白——
“如果有一天发生意外,我们不管谁不在了,其他人都要坚持下去,绝不能让征服‘死亡螺旋’在我们身上受阻”
1995年11月,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郊外,一片白桦林掩映的丘陵,茹科夫斯基试飞员公墓。
俄罗斯国家试飞员学校教员热尼亚指向一片墓碑:“这十几个人,都是在试飞失速尾旋中牺牲的,你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李中华话语铿锵……
这是中国试飞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一年前,李中华和其他两名战友来到俄罗斯国家试飞员学院学习,成为我国首批国际试飞员。这年,李中华再赴俄罗斯,进行三角翼战机失速尾旋试飞培训。
失速尾旋,被世界航空界称为“死亡螺旋”。陷入尾旋的飞机,就像一片树叶被抛进漩涡。据统计,世界上战机大迎角失事,约90%是失速尾旋造成的。
人类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就是因飞机进入尾旋而牺牲的。当三角翼飞机成为我国空、海军航空兵部队的主战装备,梦魇般的“死亡螺旋”不期而至,严重威胁飞行安全。我国有关部门曾打算重金聘请外国试飞员试飞这个科目,但人家一口回绝……
谁敢为祖国冲击这“死亡禁区”?李中华和他的战友们挺身而出!
俄罗斯大地,雪霁初晴,李中华驾驶某型三角翼战机起飞。12000米高空,飞机瞬间进入螺旋,旋滚着坠向茫茫雪野……
1圈、2圈、3圈……飞机以每秒300米的速度扑向大地!“快改出。没时间了,李,快!”耳机里,传来教官卡兹洛夫急切的指令。
4圈、5圈……李中华仍在等待飞机失速的完整数据。8000米高度,李中华顺势推杆,试图冲破螺旋。意想不到的险情出现了——两台发动机停车!
3000米高度,李中华镇定地重新启动,发动机轰然鸣响,飞机冲出螺旋!
这,是中国人首次闯过三角翼战机失速尾旋世界航空禁区。成功,让李中华信心大增:一定要在祖国的天空上,驾驶国产三角翼战机征服“死亡螺旋”。
1999年4月的一天,李中华和战友李存宝驾驶某型国产三角翼战机,跃上蓝天。
不同的飞机,尾旋形态和特点各不相同。前景莫测,危机四伏……临行前,李中华对大家说:“如果有一天发生意外,我们不管谁不在了,其他人都要坚持下去,绝不能让征服‘死亡螺旋’在我们身上受阻!”
万米高空,机头突然上仰,翻起了跟头。巨大的过载,让机舱里的浮尘猛然飘起,李中华和李存宝如骑在狂狮背上一般,眼球鼓胀,双肩上的安全带被绷得吱吱直响……“06,改出!”李存宝发出指令。李中华蹬舵到底,拉动油门,“轰”的一声嘶鸣,飞机展翅飞向无垠的天际!
“正飞尾旋”被一举攻克。随即,他们又开始挑战“倒飞尾旋”。这是“死亡螺旋”中最残酷的魔法,飞机爬升、侧滑、滚转、倒飞,像钻头一样直插大地。强大的离心力,把他们的五脏六腑都甩离了正常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国外曾有飞行员的眼珠被甩出眼眶的恐怖记录……
李中华和李存宝顽强操作,距地面6000米时,飞机冲出了“死亡螺旋”!
战鹰稳健落地。满头白发的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失速尾旋”总工程师李树有含着热泪说:“我研究了近30年的课题,今天终于在你们的手上攻克了!”
此后,李中华和战友们乘胜前进,先后驾驶国产三角翼战机飞出了“超临界迎角盘旋”、“无半径转弯”、“尾冲”、“小速度斤斗”等我军航空兵历史上从未涉及的高机动极限战术科目,为我军航空兵战斗部队提高作战技术能力开辟了广阔天地。
异国蓝天,他在我国试飞员中第一个挑战“眼镜蛇机动”,摘下令世界试飞员神往的桂冠——
“要让中国战机骄傲地飞翔在新世纪的天空,试飞员必须志存高远,奋发图强”
1998年,第二届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蓝天上,一架由俄罗斯试飞员驾驶的苏-27战斗机尾部前冲,仰面朝天,亮出雪白的机腹。随即,机头平缓回落,振翅而去……
“眼镜蛇!眼镜蛇!”全场数十万观众一齐喝彩!
观众席中,站立着一位中国军人。他,就是李中华。
在场的观众并不知晓,早在一年前,李中华就在俄罗斯驾驶苏-27,在中国试飞员中首次飞出了享誉四海的“眼镜蛇机动”。
那是1997年4月23日,李中华第3次踏上俄罗斯国土。俄罗斯国家试飞员学院院长康德拉钦科亲热地问道:“中国勇士,这次回来最想飞什么?”
李中华不假思索地回答:“眼镜蛇!”
他的脑海里,总浮现着一个俄罗斯“王牌”试飞员的身影——维克多-普加乔夫,在1989年法国巴黎国际航展上,驾驶苏-27战机,首次飞出了“眼镜蛇机动”。从此,“眼镜蛇”就成为世界飞行员最神往的桂冠。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上只有俄罗斯屈指可数的几名资深试飞员可以完成这一高难动作。
李中华在想,中国试飞员,目前还没有人完成过这个动作。如果自己能完成,不但是中国试飞员技术的突破,更是信心和勇气的突破!
6月16日,李中华被紧急召见。康德拉钦科院长宣布:“一周后,你试飞‘眼镜蛇’!”
6月23日上午10时,8000米空域,李中华猛地将驾驶杆抱在怀里。机头猝然抬起,前窗露出一个硕大的圆锥形机头,黑压压地扑面而来!
这是最危险的一刻,动作稍不到位,飞机就会失速。这时,耳机里传来教官考切尔的声音:“蹬满舵,推满油”。转眼,飞机平稳飞去……
全程,仅仅5秒钟。李中华明白,是教官帮自己闯过了最难的一关。他不甘心,掉转机头,重新操作。
第2次、第3次……李中华从高度8000米飞到1000米,“眼镜蛇”终于被他降服了!
返航后,考切尔对李中华说:“完成‘眼镜蛇’动作是飞行员至高无上的荣誉,你的荣誉属于中国!”
此后,李中华又接连100多次驾机重复这一动作,成为完成“眼镜蛇机动”次数最多的中国飞行员。这一纪录,至今尚无人打破。
回国后,他发表了论文《“眼镜蛇机动”及其战术意义》,在2000年国家飞行力学年会上获奖。
这年,金秋时节。北京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李中华获得首届“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英雄无畏奖”。
怀抱奖牌,李中华没有陶醉。他的目光向远方眺望——
2005年,莫斯科航展,世界名机荟萃,俄罗斯最先进的“金雕”新概念战斗机也登场露面。
顿时,李中华眼前一亮:这种战机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不用带坡度,在天上原地就转起来!
那天,每当“金雕”凌空,现场观众的“乌拉”声就响成一片。
这呼喊,像海潮拍岸,让李中华紧迫感油然而生——
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21世纪的中国试飞员,必须志存高远,奋发图强,让更多性能更先进的中国战机骄傲地飞翔在新世纪的天空!
眼镜蛇机动是著名的过失速机动动作,是由前苏联的Su-27战斗机首先试飞成功的。1989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前苏联著名试飞员普加乔夫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表演了眼镜蛇机动,震惊全场,因此这一机动动作又被称为“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
“眼镜蛇机动”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对它的实战意义持怀疑态度,认为它只是一种特技飞行表演动作,实战中作用不大。但是随着近距离空战的重新受重视,人们最终还是确认了它的实用性。
在空战中,当敌机离你尾部很近并准备攻击时,飞行员可以尝试通过“眼镜蛇机动”的制动作用突然减速使敌机错过你,重获空战优势。不过“眼镜蛇机动”是一个高难度动作,对战机的机动性能和飞行员的驾驶技术要求很高。迄今为止,除了苏式战机外很少有其他类型战斗机能够完成这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