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医书是西晋的《脉经》

该系列: 西晋脉经 共 2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中国现存最早的有关脉学知识的医书是西晋的《脉经》。

《脉经》为西晋(公元265年—316年)王叔和编撰。在公元3世纪以前就已经对脉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脉经》全书共10卷,98篇,将脉象归纳为浮、沉、迟、数等24种,根据形体辨别,阐明其所主病证,结合望、闻、问三诊加以研究。

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

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
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
卷四诀四时、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
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
卷六列述诸经病证;
卷七-九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八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小儿病证;
卷十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

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

本书的最大贡献有二。其一: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其二:本书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

虽然《脉经》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也把它当作必修课。

该书著成后,就陆续传到中国西藏地区,对藏医学的相关学科起着重大的影响。通过这里,中国脉学又传入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有所影响。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尔哈姆丹(1247—1318)编写的一部波斯文的医学百科全书《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13世纪—14世纪初)一书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脉学方面的内容也与《脉经》相似。
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980—1037)的《医典》中有关脉学的内容,也多大同小异,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影响之深远。

现存版本较早的有天历三年广勤书堂刻本。
其后历明清诸代,直至现代,各种刻本、排印本等等,计有数十种之多。
其中如清守山阁丛书本较有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有商著印书馆铅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等影印本。

利用切脉诊治疾病,是中国诊断学中的一项独特方法。我国人民很早便发现了人体血液循环的道理,并且发现通过切脉可以观察内脏器官的病变,有关情况在《周礼》、《内经》等古籍中得到记载。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著名医学家扁鹊总结前人经验,创立了脉学。

同系列其他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