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是华人科学家中第一位获国际量子通信奖的是潘建伟院士
量子通信、测量与计算(QCMC)国际大会组委会2012年7月宣布,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院士2012年度国际量子通信奖(International Quantum Communication Award),以表彰其在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领域、特别是在量子通信实验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
该奖项将于2012年8月1日在第11届QCMC国际大会上正式颁发。QCMC国际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是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领域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
自1996年起由QCMC国际大会设立的国际量子通信奖分为实验奖和理论奖两个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主要授予在量子通信、量子测量和量子计算研究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历届获此奖项的科学家包括:量子密钥分发以及量子隐形传态方案的提出者Charles Bennett,大数分解量子算法的提出者Peter Shor,函数奇偶校验量子算法的提出者David Deutsch,离子阱量子计算以及量子中继器实验方案的提出者Ignacio Cirac和Peter Zoller,离子阱量子计算的实验奠基者David Wineland,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奠基者Serge Haroche和Jeff Kimble,以及开辟量子通信实验研究领域的Anton Zeilinger等。
潘建伟院士是获得国际量子通信奖这一荣誉的首位华人物理学家。2012年的理论奖则由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控制理论研究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麻省理工学院Keck极限量子信息理论中心主任Seth Lloyd教授获得。
潘建伟生于1970年3月,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生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
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1995年获该校理论物理硕士学位;
1999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博士学位;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