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最早的女跳伞兵是沈元珍四人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浙江衢州师范学校毕业的沈元珍没有去教书,16岁的她却选择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上华东军政大学。沈元珍的理想就是能够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可是,华东军政大学并没有教给沈元珍战略、战术,而是将她选调到了三野政治部俄文训练班学习。

1950年9月,我国组建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由于训练聘请苏联专家当顾问,组织上派沈元珍、李朝旭、凌仲圭、毛镇夷等4名女学员给苏联顾问当翻译。她们的工作就是将苏联专家们的伞兵理论、伞兵操作转述给中国伞兵们,并在训练中帮助苏联顾问纠正指战员们的错误动作。

(图:中国最早的女伞兵海报)

虽然这是一支新组建的部队,但却是当时我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其中战斗英雄、模范和功臣就占93%。随着对空降兵这一新兵种由好奇到了解,沈元珍深深喜欢上了这支部队。训练间隙,她总是喜欢问苏联顾问一些有关跳伞的问题。一次,沈元珍在与苏联一位顾问聊天时,问到了苏军伞兵的情况,这位顾问得意地说:“早在10多年前,我们就有了自己的伞兵,并且有了女伞兵。女性跳伞,只有在苏军才有这种可能。”

这位顾问的话深深刺痛了沈元珍的心:“外国人能做的事,我们一定也能做得到。我要成为一名跳伞员,为中国女同志争光!”当她把这一想法告诉另外3名女同学时,立即得到大家的支持。她们一商量,决定去找伞兵长。伞兵长笑了: “别开玩笑了,跳伞是勇敢者的事业。就你们几个瘦弱的女孩子还想跳伞?从飞机上跳下来后,如果伞张不开,上帝也帮不了忙,更何况跳伞着陆冲击力达300余公斤,容易受伤,许多男同志飞到空中还有不敢跳的呢。不行!”伞兵长一口回绝了几个女翻译的要求。“苏联早就有女同志跳伞了,我们中国人怎么就不行? ”沈元珍和战友一起辩解着。“那我就向上级请示一下吧。”看到几名女同志认真的样子,伞兵长终于“妥协”了。那一夜,姑娘们十分兴奋,几个人躲在房间里尽情地描绘着从天而降的感受。谁知,姑娘们的兴奋劲儿还没过,第二天就从上级传回消息:组织上不同意女同志跳伞。

初次申请受挫并没有动摇沈元珍和同伴们跳伞的决心,她们决定先练好跳伞技术,待时机成熟时再次申请。于是,她们利用课余时间,按照苏联顾问给战土们上课时讲的要领,悄悄苦练。从令人晕眩的“虎伏”训练,到跳平台、跳模拟机,她们都一丝不苟地去体会。有时,她们还请来苏联顾问现场指导。苏联顾问看到几个翻译练习跳伞动作感到十分不解,姑娘们为了不泄漏“秘密”,就以“ 是给官兵更好地转述顾问意图”为由掩饰。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刻苦训练,沈元珍和同伴掌握了空中跳伞的全部动作要领。

1951年年初,沈元珍和几个同伴再次向上级申请跳伞。为确保申请成功,这一次,他们不仅请来了部队领导和伞兵长,而且把苏联顾问也“搬”到了现场。当姑娘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现场演示跳伞动作后,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苏联顾问更是竖起拇指,连声夸赞姑娘们勇敢,技术绝对过关,完全可以跳伞。在姑娘们的请求和苏联顾问的推荐下,部队领导终于同意沈元珍等几名女同志跳伞。

1951年3月14日上午8时,一架运输机从中原某机场腾空而起,沈元珍、李朝旭、凌仲圭、毛镇夷等4名女同志坐在舱门旁边。沈元珍兴奋地等待着跳伞的“信号”。因为按照预先安排,她将第一个跳出机舱。

“嘟、嘟——”预备跳伞的铃声响起,接着绿灯闪烁……只见沈元珍纵身跃下飞机。一阵猛烈的震动,使沈元珍在三四秒钟内脑子里一片空白。“呼”地一下,她感到身体仿佛被人卡住脖子猛地往上提了起来,主伞打开了。沈元珍高兴地喊起来。静下心来,沈元珍操纵着降落伞向着陆场飞去。很快,她看见了地上白色的箭头,这就是着陆点。沈元珍调整着自己的方向,以每秒6-7米的速度向预定着陆场冲去……

“成功了!”着陆场上的同志们欢呼着拥了过来。部队领导紧握着沈元珍的手激动地说:“你们这一跳,宣告新中国妇女开创了勇敢者事业的新篇章!”处在兴奋中的朱云谦师长,当场就给沈元珍佩戴上了一枚天蓝色跳伞纪念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