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银制法定货币是金代的“承安宝货”

银在金代的商品交易中作为货币流通已很盛行,但还不是政府的法定货币。

金代章宗承安二年(1197)以前,银以锭来计算,每锭重五十两,价格百贯文。因为银锭的使用还是一种秤量的货币,所以在流通时难免有奸诈之人短斤少两,所谓“民间颇有截凿者”,它对铜铁钱的比价也就无法进行统一,使用时很不方便。

这样从形式、重量以及价格加以规定,铸成为一种法定货币便成为流通所必需。承安二年,朝廷改铸银币,名“承安宝货”。

“承安宝货”分五种规格,从一两至十两,每两相当于现钱两贯。政府强制规定,官方、民间对待“承安宝货”都必须像对待铜铁现钱一样,不准拒收。这样“承安宝货”就成了一种法定货币,“仍定销铸及接受稽留罪赏格”。由银锭改铸为铸币,这是中国历史上银由流通进入法定货币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用银币的开始。

(图:金代银币——“承安宝货”一两(左)和一两半(右))

“承安宝货”铸造施行后,钱钞的发行仍然像以前一样随意,繁杂。例如钞的名称有四贯值银一两的“通宝”钞,有“兴定宝泉”钞,又有用绫印刷的“元光珍宝”。结果钞的名目越来越多,价值却越来越低,而银价相应的就越来越贵了。另外,由于把银作为计算货币,伪造银币的犯罪行为随之而起,经常出现在银币中掺杂铜等贱金属的情况,因而银币的流通渐渐受到阻碍。承安五年十二月不得已取消了中国第一种法定银币——“承安宝货”。但是银在民间的使用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到了元光、正大年间,民间交易都只以银论价,在各种交易中也只有用银了。

“承安宝货”与原有的白银称量货币有本质的区别,是对白银货币的第一次变革,尽管其存在的时间只有一年半,但在货币史上地位不容忽视。承安宝货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银货币,并与铜钱、宝券保持兑换关系,是金代政府的法定货币。承安宝货的用途广泛,史书记载金章宗时期曾用白银作为供给官兵薪俸和边务军需,奖励南粮北运等,承安宝货是取代旧例银的白银货币。

至今发现的承安宝货只有一两和一两半两种,一两铤长4.25厘米,两端宽2.7厘米,腰宽1.9厘米,重40.2克。一两半铤长4.7—4.85厘米,两端宽3—3.35厘米,腰宽2.1—2.2厘米,重58—60.5克。成色95%以上。按照承安宝货每两折钱二贯推算,其五等面值应该是一两、一两半、二两半、五两和十两。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