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座大型农业种质资源库建在青海西宁
1991年2月,被列为“七五”科技攻关第一项的农作物品种资源收集和研究工作,取得巨大成果,我国第一座容量为40万份的国家种质资源库在青海省西宁市宣布建成。
它的建成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摆脱落后局面,跨人世界先进行列,也为中国农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1年输入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已达164种作物、20多万份种质共计100多个项目、1200余万个数据。
这个数据库能随时提供查询等各种服务。
我国自1990年以来,在青海省西宁市率先在世界上建起第一个长期贮藏农业品种资源最多的种质资源复份库,库内长期安全保有量达180种作物33.2万份,居世界首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种质资源复份库。
其中,收集野生大豆种质6000余份,占世界野生大豆90%以上,确立了我国是世界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中心的国际地位;
收集野生稻种质5000余份,并首次在江西东乡、湖南茶陵和江永等地发现8处普通野生稻分布点,改写了国际公认的“普通野生稻分布北限为北纬25度”的定论。
特别是江西东乡野生稻的发现,使分布北限推移到北纬28度14分,向北延伸了3度14分,明确了我国普通野生稻在世界上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