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的日晷出土于内蒙古
古时候没有钟表,但是聪明的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独特的计时仪器:日晷(读音“轨”)。这是一种利用太阳的射影来测报时间的计时器。
很久以前,老祖宗在和大自然的相处中,偶然发现,随着太阳的移动,树影的位置和长短也变化着,而且变化得很有规律。于是,他们找了些石块,把石块放在树旁,当树影移动到某块石头上时,就知道是什么时刻了。
他们砍了一根直木棍,把它直插在地上,用它来代替树木。这木棍真比树木好用,它的影子又细又长,投在地面的石头上,界线清楚极了,测的时间也比过去准确了许多。这便是原始的日晷。
这种日晷有一个底盘,底盘的边缘刻划着标志时间的线条,有的是钻的小孔,这划着线条或钻着小孔的底盘叫针盘;针盘中安放着一条竖着的指针。在阳光下,指针便映出投影,而且会随着太阳的不同位置有规律地变化着。人们只要看指针的影子投落在针盘的哪个线条或小孔上,就能知道准确的时间了。
中国现存最早的日晷,是1897年在内蒙古的托克托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出土的一个石制日晷,现收藏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内。
据专家考证,这石制日晷是西汉时期的制品。
日晷虽然使用方便,指示的时间也很精确,但它却受到阳光这一条件的限制。没有阳光的时候,例如,晚上或阴天。日晷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