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早的化妆用粉都是植物等自然制品
《楚辞-大招》是这样描写当时美女的:“易中利心,以动作只;粉白黛黑,施芳泽只。”由此可见,早在先秦时代,中国的美女们便开始化妆了。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其历史剧《屈原》中,还据此为屈原虚构出了一个爱化妆的女生蝉娟:她身系香袋,里边装着香粉,可随时补妆。
先秦时期的女性特别喜欢抹粉,《战国策-楚策三》中所谓“彼郑、周之女,粉白黛黑”,反映的便是同一时代女性的审美趣味,不只屈原所在的南方楚国女性喜欢化妆,连北方西部的郑国、周国女性都用上了,以致于连楚王都惊呼自己从未见过中原有这么漂亮的美女。
粉,应该是古代中国女性最早使用的化妆品之一。中国最早的化妆用粉是自然制品。
从“粉白黛黑”一语中可以知道,粉是一种具有美白功能的化妆品。
从“米”字旁可知,其主要原料就是人们日常食用的米。制作时,将浸泡过的新米细磨成浆,盛放在圆形的粉钵内,发酵沉淀后便得出了洁白细腻的米粉。然后放在太阳下晒干,将粉块研成粉末,便成米粉;再添加入香料,即是“香粉”。
唐宋以后,粉的品种更为丰富,比较有名的粉是:宋代有以益母草、石膏粉制成的“玉女桃花粉”;
明代有以紫茉莉花秄制成的“珍珠粉”;
清代有用滑石制成的“石粉”。
到现代,粉也不仅仅用于面部美容了,还分化出了爽身功能。
与米粉有相同功能的美白化妆品,是铅粉,它属于古代中国女性使用的高档化妆品。
铅粉质地细腻,色泽洁白,其制作工艺接近于现代化妆品,系通过化学反应手段取得,实为化工品。
其提取、制作方法较复杂,据《抱朴子-内篇》所记,将铅、锡一类物质与醋酸放在一起反应,使之生成黄丹,再由黄丹转化为糊状的铅粉。如米粉一样,干结后研成粉末,故名“铅粉”,有的也做成粉块。
因古人认为铅粉系铅之精华,故又名“铅华”。曹植《洛神赋》中“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中的“铅华”就是这意思,从《洛神赋》中可知,三国时的女性很爱铅华,且在普遍消费了。
除了国内自制的铅粉外,还有一种进口的“铅粉”,因此铅粉还被称为“胡粉”。据说最早由中亚的粟特国商人贩卖到中原地区。中国古人称这些西域居民为“胡人”,故铅粉有“胡粉”一说。如果此说成立的话,胡粉当是中国最早进口的一批高档化妆品。
铅粉的美白效果比米粉更强,又不易变质,在古代上层富家女性中使用最多,就如今女白领喜欢选购进口货一样,胡粉也为当时的富家女子青睐,一般女性是用不起的。
铅粉虽然是高档化妆品,但其含铅量太高,可以说是一种“毒化妆品”。现代化验证明,铅粉的主要成份实是碱式碳酸铅,长期使用可致慢性中毒,造成永久性损害。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铅粉的美白效果十分理想,不少现代高档化妆品也在使用,特别是一些美白效果好的进口化妆品,几乎没有不含铅的(另还含汞等“毒素”)。究其源头,也是胡粉。当时,胡粉东传中国,西入欧洲。
十六世纪时欧洲女性便十分喜欢这种含铅的美白化妆品。据说此股美白之风是受终生末嫁、美貌出众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影响。
但因为长期过度使用,造成铅中毒,导致这些欧洲“美白控”面容受损,有的甚至因此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