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揭示“二十八宿”恒星体系的国家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东南西北四方各七宿。

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萁;
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

印度、波斯、阿拉伯人古代也有类似中国二十八宿的说法。

中国古代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几个一组,每组合定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
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
在众多的星官中,有31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

在唐代,三垣二十八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星空划分体系,类似现代天文学中的星座。

二十八宿之说在天文学中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然而,在人们广泛接受的同时,一些不解之谜也始终困扰著人们:
远古的人类在创立这一恒星体系的时候,为何要选取二十八这一数位呢?
划分二十八星宿的标准是什么?这一创意究竟是什么时代、在何处诞生的?等等。

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二十八星宿的起源“印度说”和“中国说”之争。中国的著名的学者夏鼐先生坚持认为二十八星宿起源于中国,并根据文献资料进行了严密的推导。夏鼐先生的理论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但这一结论却一直缺乏实物的有力证明和支撑。反对“中国说”的人认为,中国的二十八星宿对应的左青龙、右白虎的四象之说,仅仅是中国汉儒的附会。

1977年,湖北省随州市发掘出一座战国曾侯乙墓,其中的编钟轰动世界。

之后在一只漆箱的盖面上又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惊喜:乙66号箱盖上绘有一幅彩色的天文图,画面中间是篆书斗字,四周清楚地写著二十八宿的名称。

曾侯乙墓的星图当时非常轰动,它实际上提供给我们除了文献之外的二十八宿起源的一个考古实物证据。

漆箱盖上中央那个特别大的“斗”字,分别向东西南北特意延长了四笔,而这四笔正好指向二十八宿四宫的四个中心宿。这四宫反映了古代的天官理论,就是后来四象的象徵。

曾侯乙墓的年代是在西元前433年左右,与之相呼应的是,河南省三门峡上村岭也出土了春秋时期的虢国铜镜,铜镜北面的图案几乎与曾侯乙墓的图案如出一辙。此二图的发掘,证明了西元前五世纪初或更早,中国就有了完整的二十八宿体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揭示“二十八宿”恒星体系的国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