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把“福”字倒贴的风俗开始于清代
中国最早把“福”字倒贴的风俗开始于清代。
“福”字倒贴一俗,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那年正值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按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一家丁因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
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言善辩之人,他怕福晋怪罪下来瓜葛自身,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天之兆。”
恭亲王福晋一听,也合情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没学问的奴才,还真想不出这种招式呢!”遂赏管家和家丁各50两银子。
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传入陌巷人家,贴过后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们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以图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