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出现的《资本论》篇章中文译本出版于1930年

该系列: 资本论 共 2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中国最早出现的《资本论》中文译本,是1930年陈启修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译本,由上海昆仑书店出版。

陈启修后改名为陈豹隐,他是我国最早的《资本论》翻译者。此前虽有费觉天翻译的《资本论自叙》,刊载在上海《国民》月刊第2卷第3号上(1920年10月),但仅系《资本论》第一版序言而已。

陈豹隐译,上海昆仑书店1930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的《资本论》,是我国最早的《资本论》中译本(现藏北京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

陈译本的主要内容为《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尽管《商品和货币》这一篇在马克思《资本论》中只占一小部分,但它却是整个《资本论》大厦的基石。

20世纪30年代,全国一片白色恐怖。在这场激烈的思想斗争中,一些经济学家极力宣传各种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说,并集中攻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部分劳动价值论,从而形成了我国近代史上的一场价值学说大论战。陈豹隐所译的《资本论》第1卷第1分册恰逢此时出版,有力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遗憾的是,陈豹隐原先拟定的《资本论》中译本采取分册出版的形式,分为10册陆续出版的计划未能完成。后来由潘冬舟于1932年8月至1933年1月继续翻译《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二至四篇,以《资本论》第1卷第2分册和第3分册为名,由北平东亚书店出版,成为陈译本的后续部分。

陈豹隐不仅是我国翻译《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的第一人,而且也是研究《资本论》方法论的第一人。1933年由北平好望书店出版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一书,便是陈豹隐研究《资本论》方法论的力作。该书结构别致、观点新颖,尤其是其中关于方法论的论述,许多精辟之见至今仍令人耳目一新。

《资本论》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中,陈豹隐对《资本论》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最早的阐述。在他看来,《资本论》方法论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典范。他十分精辟地论述了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三个规律,最早提出了“主要的矛盾”和“不主要的矛盾”、矛盾的“主导方面和矛盾的不主要方面”的范畴。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基本逻辑方法之一。在这方面,陈豹隐对《资本论》的方法论研究是颇有心得的。他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中写到,与形式逻辑不同,“辩证逻辑却是先把复杂的现象抽象而得到最简单的现象的概念,然后又从简单到复杂,把从前所舍弃了的,一层一层附加上去,在概念上把复杂的对象具体地再现出来。这样得来的概念,已不是最初反映在感觉上混沌的印象,而变成有条理的明晰的写照了。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先从整个资本对外及对内的关系中逐步抽象,最后抽象出资本主义的商品,更分析出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的对立等根本矛盾,这是由复杂到简单的抽象过程。然后,由此根本矛盾出发,再把各种资本关系一层一层加上去,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扩大化,以致发展到无法克服的矛盾程度,把复杂的对象再现出来,从而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必然性。”因此,陈豹隐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抽象法,是辩证逻辑运用抽象与概念这一方法的典型范例。

陈豹隐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一位不该被遗忘的经济学大师!

同系列其他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