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早的经济是指经国济民而非西方的家庭管理
“经济”一词,最先使用于古希腊思想家诺芬所写的《经济论》一书,原义是家庭管理。
在中国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由“经纶济世”、“经国济民”而来,“经济”二字原义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与西方语的经济不同。
现在我们所说的经济含义很广泛:
一指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或社会经济制度;
二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相应的交换、分配、消费;
三指一国的国民经济,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部分;
四指生产、生活上的节约、节省。
我们很多近现代的词汇的翻译的名称是二手货,西方文化变成中国文化,很多名称没有自己翻译,日本人是用汉文,用中国文字,日本人先接手翻译的。譬如说“智慧之学”,我们中国人叫“慧学”,日本人翻成“哲学”。我们用到现在还是“哲学”。
再譬如说“经济”,中国讲“经济”,是经纶济世,大政治家,大文化家,这个叫“经济”。我们常说中国古人的对联,“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那个“经济”不是现在这个“经济”。他是说论写文章文学,西汉一个司马迁作《史记》,一个司马相如文学第一,所以“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中国经纶济世之才,赤手空拳打下来天下,建立一个政权而万古留名的,很好的榜样只有诸葛亮一个人,所以叫“经济南阳一卧龙”,卧龙先生就是诸葛亮。这是中国人由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到现在的观念。日本人把管财经的问题叫经济,结果现在一提到经济就想到管钞票,要钱。
这其实是我们中国文化没能延续和发扬的一个小例,却代表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中国清末近代国力的没落,当时仓促地学习西方文化,把西方文化翻到中国来,从来没有做统一的翻译,包括自然科学。
中国从满清末期开始翻译西方文化,满清同治年间,成立了同文馆,这是国家翻译院。到现在,不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一切翻译也都还没有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