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是福州“船政学堂”

该系列: 福州船政学堂 共 4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中国的第一个海军学校创建于福建省福州市。

1866年(清朝同治年间),那时担任福建、浙江总督的左宗棠和船政大臣沈葆桢在福州设立“船政局”,附设一座船政学堂,专门培养海军人才,学习海军人才,学习海军专业技术和驾驶本领。

自1842年鸦片战争起,学习西方技术以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想法渐为朝野认同。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奏准于福建福州成立船政局,制造船舰及相关火炮等军械。同年左宗棠调往陕甘,船政大臣由沈葆祯任,1866年成立“求是堂艺局”,招募年青人培养造船或航海人材。

首次考试由沈葆祯亲自主持,获首名取录之考生为严复。

1867年夏“求是堂艺局”搬至马尾,并改称船政学堂,分为“前学堂”及“后学堂”两部,由外国聘用导师教授,使用外语授课及用原文书本。造船学习法国,航海学习英国,射击、兵操、中文经史为必修。学制五年,毕业后,成绩最优异者再被送往欧洲学习。

学校还有一只实习用的船,名为“扬武”号,除了供学员实习驾驶外,还担当勘各个海口、调查各地军情的任务。

1877年,清政府命令学校方面先派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到英、法、美国学习。后来成为北洋水师中著名海军将令的刘步蟾也出身于这所学校。

船政学堂自1866年开办至1907年停办,毕业生共628名。辛亥革命后,船政前学堂于1913年改为海军制造学校,后学堂改为海军学校。船政学堂除了为中国海军及航海事业培育人材外,还培育了不少在工程以至文学、思想方面的杰出人材。

同系列其他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