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的白人少数民族是塔吉克族
中国唯一的白人少数民族是塔吉克族。
他们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喀什地区的莎车、泽普、叶城与和田地区的皮山等县。
塔吉克族是我国高原塔吉克人的一部分,一般称作“色勒库尔塔吉克”。“色勒库尔”是地名,意为“高山之地”或“高原”。他们眼窝深、鼻梁高,肤色浅淡,发色金黄或黑褐,眼睛碧蓝或灰褐,是典型的欧罗巴人种,也是中亚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塔吉克族人口数为41028。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莎车等地的塔吉克族也使用维吾尔语。
塔吉克族人口虽少,却历史文化悠久。“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据民间传说,该词的原意为“王冠”。据考古发现,在公元前若干世纪,这些操东部伊朗语的部落,就已分布在我国新疆南部地区,其中分布在帕米高原东部的部分,就是我国塔吉克族的先民。
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管辖。塔什库尔干地区属于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咽喉。塔吉克族先民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受到熏陶,并发展自己。
公元2—3世纪,在塔什库尔干一带出现了朅(读音“怯”)盘陀国,朅盘陀人是中国塔吉克族的远祖。在3—4世纪,他们已发展了灌溉农业,过半农半牧生活。朅盘陀国有12座城堡和10多所寺院。以小乘佛教为国教。
唐朝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开元(713—741)中,在此设“葱岭守捉”戍所。
公元8世纪,朅盘陀国消亡。
公元9—16世纪,塔什库尔干地区先后受吐蕃、喀拉汗王朝、西辽、蒙古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的管辖。特别是从10世纪开始传入喀拉汗王朝境内的伊斯兰教,对塔吉克人的影响强烈,以致后来成为全民族信仰的宗教。
明朝后期,在色勒库尔的中心地带已有一批塔吉克族小村塔。从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帕米尔西部和南部的什克南、瓦罕等地的许多塔吉克人迁入色勒库尔,逐渐成为中国的塔吉克族。
17世纪中叶,清朝统一全国,对塔什库尔干,沿用元朝的名称“色勒库尔”,建置色勒库尔回庄,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清代的建置,大大加强了塔吉克族地区同南疆维吾尔族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