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坐具从西域传来
今天人们概念上的椅凳类家具在中国古代一般包括椅、凳、杌(读音“务”,古式小马扎)、墩等坐具。
其中凳、杌、墩均属于无靠背坐具。椅又分为圈椅、太师椅、官帽椅、交椅、灯挂椅等,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家具种类。
中国椅凳类家具问世的时间要大大晚于床塌类和几案类家具。在椅凳出现之前,最主要的坐具为床塌,还有席。
虽然中国早在《诗经》中就有“椅”字,但指楸木,而非坐具。后世取“椅”字来称代古时铺在地上的席。
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时,由西域传入到中原的胡床开始在上层社会推广使用。
《汉书-五行志》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这种可能是源自古埃及地区的轻型便携式坐具,应当算作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椅凳类家具。
直到公元2世纪后期,椅凳类家具才介入中国古代上流社会的宫廷宴饮、行军战场以及家居生活。
在汉代以前,我们的祖先虽然已有匡床(筐床),但是还没有椅子,常常”席地而坐”。
古时所谓“席地而坐”的方式,大约有下列3种:
1、跪着,这是我国古代一切跪拜礼节的渊源。
2、盘腿大坐,古人称为“跏跌坐”。这是一种比较舒适的坐法。
3、两脚向前伸平而坐。因为两脚向前,身体形状如箕,所以古人把这种坐法称为“箕踞”。妇女“箕踞”被视为很还礼貌的行为。
到了汉代,西域各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的联系更进一步密切了,于是西域的坐具便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当时出现一种新坐具——“马扎子”,即两木相交,中间穿以绳子,可张可合。
坐在马扎子下面,两腿下垂,古人把这种坐法称为“胡坐”。汉族人民在学习了西域兄弟民族的坐具制造方法后,加以不断地革新,于是制成了各式各样优美的新坐具。
汉代以后直到唐代,才正式有了“椅子”等坐具的名称了,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说:“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凳子,则人皆笑其无法度。”可见到了南宋末年,凭桌坐椅还只是男人的特权。
南宋以后,桌椅的式样不断改进,制造技术不断提高,使之更臻完善。人们由“席地而坐”进到普遍凭桌坐椅,这是生活方式的一大进步。而这种进步又是同汉族与兄弟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