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面条是煮饼
面条是中国最大众化的传统食品之一,历史久远。
最早的“面条”很难称之为“条”,人们只是“将面块擀成饼状,即下锅内去煮,故称之为“煮饼”、“水溲饼”,又叫“汤玉”。
由于它在烹制方法和配料上,同今天的过水面、热汤面类似,所以我们仍将它视作面条的前身。
做“汤饼”时一手托面,一手用刀把面削入汤中,所以又叫“饦”(读音“托”),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刀削面。
晋代,“煮饼”又名“汤饼”。“汤饼”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唐、宋时代。
《新唐书-列傅-玄宗皇后王氏》:“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汁面,为生日汤饼耶!”由此看来,过生日吃面条,唐代已有此风俗。
到了唐代,改为把面放在案板上切,不再用手托着了,所以改称为“馎(食不)饦)。
唐代人食用汤饼,要用筷子挑起,这也从侧面说明,面条在此时已发展成“条”状。
到了宋代,面食花样逐渐增多,并形成了各地不同的地方风味。
见于史料记载的面条类食品有:“淹生软羊面”、“三鲜面”、“鹅面”、“百合面”、“大燠面”、“素面”等。
由于面条在宋代已成为受欢迎的大众食品,故在民间形成了这样的习俗:生了孩子后的第10天,要举行“汤饼会”,请亲朋来吃面条,以示庆祝。
元明两代,面条兴盛不衰。
元代有人将面条挂起来晾干,于是有了挂面的问世。因为挂面耐贮藏,又是一种精细的食品,所以我们在明代小说里可以见到有拎着两斤挂面去探望病人这样的情节。
今天民间还有送面条祝寿的习俗。
明初的刘基(刘伯温)还记下了8种面条的制法。
清代面条的新品种,更是层出不穷。
时至今日,面条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