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曾发明过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机器——三繀脚踏纺车

说到中国蓝印花布,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她就是在中国纺织史上有名的纺织革新家黄道婆。正是因为有了她把海南先进的纺织技术带到江南,推动了江南地区棉纺织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棉纺织品走入寻常百姓家,才会有蓝印花布印染技术的普及、提高和发展。

黄道婆生于南宋末年淳祐年间(约公元1245年),是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龙华区)人。

南宋末年战乱多灾民不聊生,黄道婆十二岁时就给人家当童养媳,因不堪忍受残酷虐待出逃至海南岛的崖州,开始了她不平凡的生活道路。宋朝时纺织业在内地逐渐发展,但纺纱产量不高,布匹质量粗糙,不能成为人们主要的衣着用品。

海南岛在11世纪(北宋中期)已开始大面积植棉,海南的棉织物品种多,织工细,色彩好,被作为“贡品”送到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黄道婆就是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凭借自己的聪慧天资、虚心好学和吃苦耐劳精神,在与海南黎族人民的共同劳动生活中,熟练掌握了各道棉纺和织布技术,成为当地技术精湛的纺织能手。

在海南生活劳作的20多个春秋一晃就过去了,中年之后的黄道婆,思乡情切,在元成宗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7年),带着自己心爱的踏车、椎弓等纺织工具,踏上了归家的路途。重返故乡后的黄道婆,决心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

据陶宗仪《 耕录》记载,“乌泥泾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籽,线弦竹孤,置案间振掉成剂”,操作辛苦,效率极低。经黄道婆改革“乃教以做造捍弹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絮花,各有其法”,大大提高了效率。她将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织生产经验与汉族纺织传统工艺结合起来,系统地改进了从轧籽、弹花到纺纱、织布的全部生产工序,创造出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把自己掌握的织造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家乡人民,迅速把松江地区的棉纺织技术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搅车轧棉是黄道婆改革棉纺工具的第一步。搅车又名轧车,是由装置在机架上的两根辗轴组成,上面的是一根小直径的铁轴,下面的是一根直径比较大的木轴,两轴靠摇臂摇动,相反方向转动。把棉花喂进两轴间的空隙辗轧,棉籽就被挤出来留在后方,棉纤维(皮棉)被带动前方。应用搅车后,完全改变了当时用手剥籽或用铁杖擀去籽的落后状况,是当时棉纺生产中一件重大的技术革新。

经过试验黄道婆又把原来的小弓改成1米多长的大弓,用粗绳弦代替细绳弦而且还用檀木做的椎子击弦弹棉。这样的弹花松棉既比以前用手指弹拨的小竹弓提高了效率,又使弹出的棉花均匀细致不留杂质,提高了纱线的质量。

当时人们使用的旧式单繀(一个纺锭)手摇纺车,功效很低,要三四个人纺纱才能供上一架织布机的需要。黄道婆经反复的试验和不断地改进,研制出了一种三繀式(3个纺锭)的棉纺车,使纺织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以后又发明了三繀脚踏纺车,代替了沿袭了几千年的单繀手摇纺车。从现有的文史资料来看这不仅是我国棉纺织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工具

元初著名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中介绍了这种纺车,其中的《农器图谱》还对木棉纺车进行了详细的绘图说明。这是中国古代棉纺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有力佐证,同时也显示出黄道婆不但在中国,而且在国际棉纺织史上所具有的崇高地位。

王桢还在《农书》中记载了当时黄道婆发明拨车、线架等纺织工具,来分络各色棉纱,把丝织生产经验运用于棉纺织业,改进投梭织布机的革新创造。

黄道婆把从海南人民那里学来并掌握的织造技术,毫无保留地热心传授给松江地区的人民。

她发明的先进纺织工具,使当时以棉织业为生的千余家织户产量成倍增长。

她总结出一套 “错纱配色,丝线絮花”的织布技艺,使松江地区人民能织出宽幅的被、褥、带等多种棉纺织品,并能交织成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生动图案。

“乌泥泾被”成为名闻全国的产品,周边地区都竞相仿效,先进的纺织技术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开来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死后当地劳动人民为她修建了“先棉祠”来纪念她。一首流传至今的松江民谣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这位杰出妇女的赞颂和铭记:

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二只筒子,两匹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