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公用传真业务开设于上海和南京之间
中国最早的传真业务称为“真迹传真电报”,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上海出现,当时也称“摄影电报”,因收报操作流程类似摄影,以正片收录,经冲洗显影、定影、烘干后投送,故此得名。
1929年5月,国民政府交通部商请法国长途电话公司派技术人员在上海和南京两地电话局安装法国培林传真机作试验。
同年7月15日,上海电话局与南京电话局利用长途电话线开通上海至南京的真迹电报电路,7月28日起试办真迹传真电报业务,正式向公众开放。
1930年3月1日起,上海电话局为便利新闻界使用又增添了新闻真迹传真业务。后因使用者少,1931年停办了此项业务。
1946年11月20日,上海电信局安装美国西联公司传真机,用碳素纸工艺,恢复真迹传真业务。
同年12月5日,还增添交际传真业务,凡庆贺、慰问等内容均可使用。
1948年12月14日南京解放前夕,交通部将南京的真迹传真电报设备拆运台湾,而使沪宁真迹传真电报业务停办。
上海解放后,电报通信业务发展迅速。
从1957年10月11日起,真迹传真电报又在上海兴办,业务发展较快。
1976年3月31日,上海市电报局根据邮电部关于国内公众电报通信基本实现传真化的精神,首先利用单路真迹传真机与南京、北京两局试传公众电报业务,随后又相继在市内多个电报分区投递点装置单路真迹传真机。但单路真迹传真在交换转接操作上手续繁复,质量低,重发率高,存在问题多,故经邮电部批准,从1979年9月1日起,上海市内9条单路真迹传真电路全部停用,业务集中到市电报局处理。
1980年4月1日,真迹传真交换台停用。
1984年10月1日,上海市电报局装用引进的快速传真机开放与日本东京等5个城市间的国际公众用户传真电报;
1985年5月1日又开放至香港、1989年开放至奥地利和英国的国际公众用户传真业务。
从1985年5月1日起,由于上海开放用户传真(FAX)新业务,用户只要到电信部门办理手续、装有合格证的快速传真设备,便可自行在家或在单位随时收发真迹传真,不需再到电报局办理,致使电信部门独领风骚的真迹传真电报业务逐渐由盛转衰。
不过早期开通的真迹传真电报,在上海电信史上仍占有难以抹杀的一席之地,它是我们今天仍在广泛使用着的用户传真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