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是世界第一台VCD是安徽“万燕”牌

中国也是世界第一台VCD是安徽“万燕”牌。

1992年,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上,美国C-CUBE公司展出的一项不起眼的MPEG(图像解压缩)技术引起了时为安徽现代集团总经理姜万勐(读音“猛”)的兴趣,他凭直觉立刻想到,用这一技术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同时存储在一张小光盘上。此后,姜万勐先后出资57万美元,于1993年9月,将MPEG技术成功地应用到音像视听产品上,研制出一种物美价廉的视听产品——VCD。同年12月,他又与美籍华人孙燕生共同投资1700万美元在安徽省合肥市成立了万燕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各取了姜万勐、孙燕生名字中的一个字作为公司名称。

在1993年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的VCD可行性报告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这是本世纪末消费类电子领域里,中国可能领先的唯一机会。

为此,姜万勐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调查,得到了一系列的数字:1993年中国市场上组合音响的销售量是142万台,录像机的销售量是170余万台,LD影碟机100万台,CD激光唱机是160余万台。当时的LD光盘是四五百元一张,而VCD机的光盘价格却只有它的10%左右,因此可以预测,VCD机每年的销售量将会达到200万台左右。

中国的老百姓到了1994年底才逐渐认识VCD。在这一年,万燕生产了几万台VCD机。不仅如此,姜万勐还要开发碟片,总不能让老百姓买了枪而没子弹。为此,他又向11家音像出版社购买了版权,推出了97种卡拉OK碟片。在最初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万燕”倾其所有,开创了一个市场,确立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并形成了一整套成型的技术,独霸于VCD天下。

可以说,万燕的初创是成功的,也是辉煌的。但是,令姜万勐感到伤心的是,万燕推出的第一批1000台VCD机,几乎都被国内外各家电公司买去做了样机,成为解剖的对象。

1994年,万燕批量生产VCD,初期由于片源不配套,使VCD在市场发展上停滞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万燕所面临的难题是软硬件要一齐开发。“万燕”在前期研究开发的投入是1600万美元,广告投入是2000万元人民币,中国百姓到了1994年底才逐渐认识VCD,而在这一年,“万燕”生产了几万台VCD,结果只卖出了2万台。由于前期投入太多,导致早期产品成本高达每台360美元,再加广告费用,在市场上每台VCD卖四五千元,却基本无利可赚。

一个市场从无到有的开发,万燕研发和广告投入将近2000万美元,作为民营企业,无从融资,面对开发出来的市场,却只有拱手让给后来者。万燕VCD从“先驱”成为“先烈”,市场份额从100%跌到2%。这同当时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艰难创业经历一样,融资困难,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有人认为,姜万勐所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不懂专利保护,在记者向他问及此事的时候,他的回答相当坦率:“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认为申请不申请专利似乎意义不大,关键是要让产品尽快占领市场。”

苦于资金缺乏,无法大规模生产。而当时家电行业“老大”长虹有意进入VCD领域,并与“万燕”频频接触,想斥巨资与“万燕”联合生产VCD。有关部门听说此事后,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安徽有几家有名的家电企业你不“嫁”,为何偏要“嫁”给长虹?不容对方分辩,棒打“鸳鸯”,硬是拆散了一对好“姻缘”。

在此期间,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主嗅出了VCD的暴利,快速出招,赚得盆满钵满。令人扼腕叹息的是,生产第一台VCD的“万燕”到头来却口袋空空如也。

1995年,盗版CD和VCD大量在中国沿海城镇出现。中国消费者开始接受并熟悉VCD这一新生事物。

1995年前后,中国VCD进入群雄并起的时期。“万燕”让中国消费者认识了VCD,但摘桃子的却是深谙市场秘诀的广东人。由于VCD整机组装对技术要求不高,其机械运动部件不多,只需将几块集成电路板用螺丝拧上,知道哪根线插在哪儿,看上10分钟就能学会。因此内行人称:“一把螺丝刀就是一个组装厂。”组装技术简单,不需要多少投资,没有生产许可证的限制,广东又是散件水货的聚集地,几个因素凑到一起,VCD组装厂如雨后春笋般蓬勃于珠江三角洲。

同时,在广东VCD元器件的配套系统也应运而生,专门有人提供线路板,专门有人提供机壳。不出方圆25公里,生产整机所需的元器件均可配齐。群雄并起则鱼龙混杂。学一天就能会的技术,投几万元就能干的事,于是在广东出现“昨天杀猪,今天生产VCD”的现象。“床板工厂”遍布珠江三角洲,一个人一天可以组装10台、20台,一家老少一天就能装出几十台。市场火爆时,每台机器赚100元、一天就赚几千元钱。市场疲软时,一台只赚10块就出手。

在这个时期,成功的典型是爱多公司。1995年4月,在万燕耗巨资推出第一代VCD产品后一年,并因此精疲力尽之时,胡志标筹集80万元的资金,在中山市东升镇成立“爱多”公司。6个月后,爱多利用进口散件,迅速生产出整机,省却大量研究开发和前期市场推广费用。爱多最初起家时,也就几十个人,月产量一二千台。在鱼龙混杂中“爱多”能够脱颖而出取决于营销战略。1995年11月,“爱多”广告跳进中央电视台。随后,又以420万元的价格请影视巨星成龙拍广告,后期制作又投入近百万。1997年又以2.1亿元巨资夺取中央电视台广告标王。“爱多”卖出了VCD,销售的丰厚回报又滚滚回到“爱多”腰包。

1996年这一年全国VCD销量600万台,而“万燕”已萎缩到无货可销。也就在这一年,地方官员用“拉郎配”的方式把“万燕”与“美菱”撮合到一起,“万燕”被同省的美菱集团重组,成为美菱万燕公司。由于两家无法磨合,到后来只好不欢而散。

1996年开始到1997年,中国的VCD市场每年以数倍的速度增长。从1995年的60万台猛增至1997年的1000万台,催生了爱多、步步高、新科等内地新名牌,并占据VCD大市场。

现在在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里,在凝聚着发明家无数心血的科技成果展览室里,摆放着“万燕”牌VCD机的样品,一张用打印纸制成的小纸板上赫然写着——世界上第一台VCD机。

“万燕”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曾经创造了世界第一,是中国引以为豪的骄傲。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