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粤剧戏行组织起源于广东佛山
中国最早的粤剧戏行组织起源于清朝时的广东佛山(今广东省佛山市),从那时起,粤剧变成了正式的行业,因此虽然明朝也有早期粤语戏剧的表演形式,但人们普遍把佛山视为粤剧正式的发源地。
粤剧,原称大戏、广东大戏或者广府大戏,源自南戏,属于皮黄系统,受昆、戈、汉、徽、秦、湘等剧种的滋润和影响,借取其唱腔之所长又吸收地方音乐和民谣并以粤语方言演唱,既与传统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又别具典型的地方特色。
粤剧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
清雍正五年间,北京名伶张五,人称摊手五,因躲避清迁的追捕,化装易服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剧昆曲教授红船子弟(粤伶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建立“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佛山遂被称为粤剧的故乡。
其时佛山多迎神赛会,逢神诞必要上演粤剧,清代有一首竹枝词描写了这一盛况:“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读音“况”)年,万人围住看琼花”。
粤剧的清唱形式是粤曲,特别喜唱以广东音乐填词的小曲。民间业余自发的粤曲演唱会称“私伙局”,以其自备乐器,自由组合,自娱自乐而得名。这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
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
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广州话,使广东人更容易明白。
粤剧名列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佛山除了是中国粤剧的发源地,还是中国著名的武术之乡、艺术之乡、陶瓷之乡、美食之乡。
佛山简称“禅”,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西通肇庆,南连江门、中山,北接清远,毗邻港澳。佛山市现辖城区、石湾区,代管南海、顺德、三水、高明四市。全市总面积3813.64平方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佛山旅游资源丰富,地文景观、人文景观以及人造文化游乐景观五彩缤纷、多姿多彩。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的佛山祖庙,是集佛山古代的陶塑、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殿堂,据传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庙,名“北帝庙”。
原建筑于元代末年被焚毁,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之所以称为祖庙,据载是因为“历岁久远,且为(佛山)诸庙首”的缘故。
祖庙里有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粤剧戏台。
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顺德清晖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海西樵山,以及古迹市区孔庙、仁寿寺,南海康有为故居,顺德西山庙,三水芦苞胥江祖庙、文塔,高明文昌塔、灵龟塔等,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佛山气候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多雨为其气候基本特征,年平均气温在21.2~22.2℃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