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兴建的清真寺是广东广州的怀圣寺
中国最早兴建的清真寺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怀圣寺。但现存的最早的伊斯兰建筑却是泉州的清净寺。因为怀圣寺现在的建筑是在清代以后的建制。
怀圣寺又称光塔寺、怀圣光塔寺、龙凤寺、禮拜寺等,位于中国广州越秀区光塔路56号,现在为中国国家级保护文物。与扬州仙鹤寺、泉州清净寺、杭州凤凰寺合称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
唐高祖武德年间(618年-626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派门徒4人来华传教,其中的艾比-宛葛素于唐贞观初年经海上丝绸之路在广州登陆,开始在中国传教。
贞观元年(627年),阿布-宛葛素和侨居广州的阿拉伯人捐资修建了这座清真寺,为纪念穆罕默德,故取名“怀圣”。
怀圣寺于元至正三年(1343年)被焚,7年后重建。
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规制。
1949年后,怀圣寺进行过三次较大规模的修葺,基本保持了原有建筑风络。
怀圣寺院内的礼拜殿怀圣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966平方米,整体采用中国传统的对称布局,在主轴线上依次建有三道门、看月楼、礼拜殿和藏经阁。礼拜殿坐西朝东,礼拜时面向圣地麦加,建筑的比例、色彩、装饰均具西亚风格。
光塔位于寺门西南隅,正式名称为“怀圣塔”,因教徒在诵经时常在塔顶用阿拉伯语呼喊“邦卡(呼唤之意)”,也被称为“邦卡楼”。粤语里“邦”与“光”谐音,另外塔位于珠江边,唐朝时入夜后塔顶悬灯来为来往的船只导航,故人称“光塔”或“番塔”。
此塔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具有阿拉伯风格,高36米,青砖砌筑,底为圆形,表面涂有灰沙,塔身上开有长方形小孔用来采光。塔内有二螺旋形楼梯绕塔心直通塔顶。塔顶部用砖牙叠砌出线脚,原有金鸡立在上面,可随风旋转以示风向,明初被飓风吹落,1934年重修时改砌成尖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