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有史记载的关隘是河南洛阳王畿十二关
关隘是古道设施之一。在道路险要之处或重要津渡设关,是为军事防御和控制交通,也是后来征收关税的重要设施。据古代文献记载,设置关隘是从周代开始的,最早有东都洛邑(洛阳)王畿十二关的记载。
郑玄著《周礼注疏-地官司徒第二》中说:“王畿干里,王城在中间,有五百里界首,面置三关,则亦十二关。故云关,界上之门也。”
界首就是指边界或边境,这里指王畿与诸侯国交界的地方。在距王城周围五百里的四面边界各置三处关口,道路必经此关口而进入王城。这种防御和控制交通的道路布局,对诸侯王以及尔后历代王朝京城、城邑的四面设关颇有影响。周代著名的关隘有:轵关,战国时设置,关当轵道之险,故名。关址两山相夹,路在中间,形势险峻,为太行八陉中的第一陉,居王城进入晋国高地之要冲,为历代军事险要,故址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11公里的封门口村)。
《国策-赵策》中苏秦说赵王日:“秦出轵道,则南阳动”。“南阳”指太行山以南地区,即今焦作市所辖各市县境,说明轵关所处之重要军事地位。函谷关,战国秦设置,传说为周武王克殷后放牛的地方。遗址在今灵宝市坡头乡王垛村与孟村峡谷口的宏衣洞入黄河口处,东指洛邑,西望长安,南依秦岭,北瞩黄河,自崤山至潼津,通各函谷,号称关隘,其中有8公里绝崖壁立,柏林阴谷,殆不见日。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得名,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另外还有虎牢关、轩辕关、伊阙关、直辕关、天井关、孟门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