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佛像是白种人的特征

释迦牟尼在世时,是反对婆罗门教的偶像崇拜的。在佛教产生后的600年间,佛教信徒一直遵循释迦牟尼生前的教训,不立偶像崇拜。

佛像艺术出现于公元1、2世纪前后,是一种受到古希腊文化影响、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混合的“犍陀罗”文化的产物。

佛像随着佛教渐渐由大月氏经过疏勒、高昌、于阗、龟兹、等传到河西四郡(敦煌、张掖、武威、酒泉)和中国内地。

公元2—3世纪之间,在新疆拜城修建的克孜尔千佛洞,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窟寺。由寺内的雕刻即可看出,佛的形象系雅利安人(即高加索人,白种人)的特征:高鼻、细眼、薄唇。

当佛教东进之后,随着佛教逐渐中国化,佛的面庞也逐渐汉化了。鼻梁的造型逐渐低了下来,耳轮越来越大,佛的形象被改造成为汉族人心目中的“福相”,丰颊广颐,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到了唐代,洛阳龙门营造了很多佛像。佛像头部圆满而秀丽,既有男性的尊严,又略带女性的慈和。由于制作的年代、地区不同,制作者的需求、素养各异,同样的佛却有许多不同形象。也是佛学所称的佛有千万“化身”的一个现实佐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