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命名和倡导“民族学”研究的是蔡元培

民族学以氏族、部落、部族、民族等人们的共同体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形成及发展规律。

民族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有各民族的发生、发展、繁荣、离合、消亡的过程,各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相同点、差异点及其相互关系等。

主要研究方法是采取实地调查和文史资料的分析。分支学科很多,如研究多民族发展共同规律的,叫作比较民族学(理论民族学);研究某一民族发展规律的,叫作叙述民族学(民族志)等。

近代民族学创立于19世纪。达尔文、摩尔根、巴斯贤等人都对这门学科的创建做出了贡献。其中摩尔根长期居住在印第安人的易洛魁人中,研究其社会制度和生活习俗,著有《易洛魁联盟》、《人类家庭的血亲的姻亲制度》等。其代表作《古代社会》(1877年)第一次发现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发现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存在与发展的规律以及婚姻、家庭形态的历史演变,从而为民族学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研究的广阔领域。

在我国,民族学被译为“民种学”或(“人种学”)。最早采用“民族学”这个术语并提倡这门科学的是蔡元培。

他于1926年写过《说民族学》一文,并于1928年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内设立民族学组,后又扩大为民族学研究所,出版过《民族学研究集刊》。

在1930年中国社会学科成立大会上,他作了题为《社会学与民族学》的讲演,对社会学和民族学的的关系作了精辟的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学学者致力于探索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各民族在经济上、文化上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不平等现象的新途径,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