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名为“中华”
1928年,第一次由中国人发现了小行星——第1125号小行星,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是后来成为中国著名天文学家的张钰哲发现的。这颗星被命名为“中华”(1125 China)。
张钰哲在国际天文界享有盛名,除了第一颗小行星外,更在中国天文史上留下许多 “第一”:
1941年,中国境内的第一张日全食照片是他组织拍摄的;
他第一次提出从研究哈雷彗星的回归,来解决“武王伐纣” 究竟发生在哪一年的历史悬案。
张钰哲(1902-1986),著名天文学家,中国近代天文学的主要奠基人。张钰哲1902年2月16日生于福建闽侯一个职员家庭。1919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1923年被选送美国深造。
在美国,他学习过机械工程和建筑学,1925年转到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学习,1926年提前从芝加哥大学毕业,1927年在叶凯上天文台获得硕士学位。
1928年11月22日夜,正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实习的张钰哲发现了一颗新星,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其命名为“中华号”小行星。
1929年夏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载誉归国来到南京。张钰哲回国时,中国连一个天文台也没有。他先在中央大学物理系任教授,讲授天文学、天体力学和物理学等课程,同时被聘为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1937年1月,张钰哲被任命为紫金山天文台台长。4月,他发现了一颗新行星,命名为“中国号”。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钰哲随校内迁重庆。
1941年只身从重庆到昆明,接任天文研究所所长,挑起了领导全国天文事业的重任。
1945年抗战胜利后,天文研究所迁回南京紫金山上,由于无法开展科研工作,1946年他再次前往美国考察和研究。
1948年3月,他费尽周折回到祖国,此时正值解放战争后期,中央研究院准备迁往台湾,张钰哲决心留下来,为新中国天文事业努力工作。
1949年初,张钰哲把天文台的大批图书、仪器完好地保存下来,为新中国的天文事业立了功。
1950年5月20日,天文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国务院聘任张钰哲为台长。
此后,张钰哲一直担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直到1986年去世为止。
1949年12月,张钰哲带领几个年轻人首先开展了小行星照相定位观测;1954年他首次开展了小行星轨道测定摄动计算和轨道改进的计算研究工作。
1957年初,在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前,他就发表了“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的专题论文,为我国人造卫星轨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65年,他亲自率领有关人员参加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设计和方案论证工作,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作出了贡献。1958年,他开始从物理观测角度开展对小行星的光电测光工作,得到了一系列小行星的亮度变化曲线。
为了加快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他积极倡议和参加新的天文台的筹建工作。如今在全国已建成的包括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陕西天文台等5个天文台,一个天文仪器厂和长春、广州、乌鲁木齐3个天文站,都有他的心血和功绩。他还从紫金山天文台向这些新的台(站)输送了干部与技术骨干。1980年,为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年近八旬的张钰哲,不辞辛劳亲赴青海高原实地考察,为中国第一架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站选址,现在新的仪器已经在青海德令哈工作几十年了。
张钰哲一生勤于观测,半个多世纪来硕果累累,他和他领导的行星研究室,拍摄和领导拍摄到7000多次小行星和彗星的精确位置;发现800多颗小行星和3颗命名为“紫金山”的新彗星;在新发现的小行星中,计算出轨道的有200多颗,其中79颗已获得国际编号,如今有40多颗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的姓名和我国省(市、自治区)名命名;他开创并领导了多个领域天文学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世界同行对他的成就极为重视和尊崇。为了表彰他在天文学上的贡献,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把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在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编号为(2051)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2051 Chang)。
鉴于张钰哲在天文事业上的杰出贡献,1955年他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担任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名誉台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和江苏省委员委员等职。张钰哲1986年7月21日病逝,享年84岁。为纪念张钰哲先生,鼓励在天文学研究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天文学家,中国天文学会特设立张钰哲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