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古银矿遗址位于江西上高县

银矿是人类最早采集开发的金属矿物之一,矿区在我国分布极广,而以江西的探明储量最多,占全国总量的15.5%。

江西省西部的宜春市上高县,湮没在茫茫蒙山山脉的一座古代银矿遗址,引起中外考古、地质专家的极大关注。

这座堪称国内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银矿遗址,曾以其200年的银矿开发生命,先后为宋元明三个工朝输送着经济货币。在蒙山深处,古银矿是怎样走完了其辉煌而又曲折历程的?

银矿开采史横跨三个王朝

位于上高县南港镇南部的蒙山山脉,有着“上高屋脊”之称,海拔一千多米。“当地人又称这里为多宝峰,银矿的矿井就隐匿在这附近的山落中,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二十多处被开采过的矿井。”上高县当地的文化站负责人蓝青说,这些矿井他都一一寻找过,但有些地方极其难行。例如,一号矿井”扁漕洞”之路就异常艰辛,要在荆棘中步行半个小时才可到达,矿井表面看起来就是山腰处的天然洞口,怪石林立,入口狭窄险恶。

洞口上的刻字隐约可见,记载着矿井最早开采到最后封禁的时间。

“这些刻字是当时朝廷刻的封禁矿井告示,根据我们的反复察看,矿井最早开采于南宋庆元六年(1200),停于宋宝祐三年,最后一次停于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蓝青说,矿井开采经历了宋、元、明三个朝代,其间的开采断断续续,实际开采时问为二百年左右。

实际上,蒙山矿井几度禁采皆事出有因,这在一些史料包括当地方志中可以找到说法。

据《上高县志》记载,多宝峰一带从宋朝中叶起便发现有白银,开始是“民凿山取之,岁之益深,匹夫荷钎入深采矿”。

从南宋庆元六年起官方组织开采,到元朝时采矿规模达到顶峰,“拨瑞州、袁州、临江三地人民三千七百户,粮一万二千五百石”,并设提举司专门管理这件事,蒙山银矿十分兴盛。

“然而因为采矿时日长久,矿井越来越深,险段增多,常有塌方压死人的事情发生,另一方面出银产量上不去,逐步冷落下来;直到明朝永乐四年(1406),朝廷认为狗头脑、大兴、神宝、下坡、天心等十七处矿坑确实还有银,便再次派人开采,最终因为措施不力,也就封闭停办了。”蓝青说,“从此前后开采了两百年的银矿,再也无人问津了。”

那么,这些支撑了三代朝廷经济来源的矿井究竟是怎样的一副面目?

1982年,南港镇大窝里村村支书李润根曾经奋勇,与赣西地质大队四分队一起进洞,对多宝银矿遗址进行考察。

他们带上了专业电筒、绳子等装备,发现洞内最宽处十米多,最窄处不到一米,里面四通八达,人工凿银痕迹十分清晰,甚至可以看到古时用来吊挂矿石的巨大木头悬在半空中,可惜最后因为他们的绳索用完而无奈返回,用了八个小时都还没能走到洞底。

站“扁漕洞”口,仍然能看到当时人工铸成的混凝土痕迹。为省时省力,矿工从自然溶洞进人,沿着岩层的倾斜方向,开凿出纵横交错的矿井。上万工人集体开采的场面,可以想象是多么得惊心动魄!

50万吨矿渣重现大规模冶银场

蒙山如此大规模的矿井究竞产量几何?监里村冶银场的矿渣可以让我们窥见当年蒙山银矿的一斑。

监里村距离矿井遗址西面约2.5公里,又称炉子坪,当年的冶炼银矿场地如今长满了一茬茬的杂草,用柴刀拨开齐人高的锋利草叶,堆积如山的矿渣终于出现在眼前。遍地堆满黑色矿石,踩在脚底异常坚硬,当年矿渣带来的炉灰,如今滋长出了五颜六色的花草,在矿渣地里四处蔓延。

经过现场考察,地质专家计算出矿渣面积达到1.536万平方米,厚度平均约10米,藏量约50万吨。

取矿渣标本化验后,发现其含有银、铅、锡、钻、铜、锰、镁等12种矿物质成分。

不仅如此,在附近的窑下村、东湖村、南港水库底部和下坑山均发现了矿渣遗迹。

经过地质部门的深入勘查,更多的宝藏可能还埋在地底。“这说明蒙山的矿藏是非常丰富的。”蓝青说,“由于当年的冶银技术落后,矿石中的矿物成分并没有完全被提炼出来,矿渣当中仍然含有大量的银成分,所以至今仍时时出现不法分子到蒙山这个省级文物保护遗址,用卡车将矿渣偷偷运走之事,甚至有人开出500万元的价格要买下这些矿渣。”

根据《上高县志》记载,“到元代至元二十三年、二十六年,规模继续扩大,矿工粮食又增加了一万二千五百石,要求每年出产的银锭从五百锭增加到七百锭,每锭五两或十两,或以块计算。”“蒙山银矿历经宋、元、明三个朝代,在元代产量达到最高,成为当时朝廷财政的重要来源。”蓝青说。

“这两件银锭形制基本相同,成色95%,银锭还还标明了铸造的年月日,一件是元代元统三年,即公元1335年,另一件是元代至正十年,即公元1350年,已是该银场的后期产物。”蓝青认为,“银锭上还有总官府官、提调官、催办官、库官、库子等官职名,可以说是研究元代蒙山银矿及银矿税课的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首创职工子弟学校“正德书院”

就在蒙山矿渣山底下的竹林间,可以见到一座古桥屹立不倒,实际上,这就是蒙山银矿别具一格的“正德书院”遗址,类似于今日工矿区的子弟学校。这所曾经存在的书院说明,在蒙山银矿兴衰数百年的历史里,同时还演绎着别样的人文华彩。

如今蒙山银矿下的太子壁等十几个村落,都是围绕着银矿相继衍生出来的。

与大窝里村支书李润根一样,这些深山村落里的村民大部分都是当年蒙山采矿工的后代。实际上,从宋朝中期发现银矿开始,蒙山人口逐渐增多。官方出面组织开采银矿后,蒙山深处变得人烟稠密,催生了“正德书院”。

根据当地县志记载,“蒙山银矿提举司第一任提举侯孛兰溪便慷慨捐俸,于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开始筹建‘正德书院’,以正民德。”蓝青认为,这所学校堪称当年全国第一所职工子弟学校,不仅如此,书院建成后,还请来庐陵彭卿云,瑞州邹民则、邹宗伯等人掌管书院或讲学,大书法家赵孟頫也曾经到此讲过学。

“书院当年规模可观,分前后三栋,前栋三门;中为礼堂,后为讲书堂。为保证院中人员给养,书院有固定田租收人,颇有气势。”蓝青说,“蒙山银矿兴旺的时候,历代提举司还曾对书院几度修葺,但到了元末时期,兵乱中书院难逃被毁的命运。”

正德书院如今只剩下一鳞半爪,但蒙山银矿鼎盛时期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在大窝村曾于唐朝建有“圣济寺”,无奈人气不旺,直到蒙山银矿开采后,越来越多的工人来到圣济寺祈福,圣济寺的规模才逐渐壮大,达到“前后三殿,屋柱、台阶、坛座,皆用花岗岩或大理石琢成”。

年久颓废的圣济寺原址,如今建成了瓦房建筑,寺庙特有的圆形花岗石、大理石只在居民楼的房基之下残存。

保护和开发迫在眉睫

一批又一批的专家披荆斩棘前来蒙山考察银矿遗址,使蒙山银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蒙山银矿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银矿遗址,具有重大的科技人文史料和旅游开发价值,关键就要看如何开发和保护它。”江西省博物馆副馆长刘诗中亲自考察梦山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更为意味深长的是,早在2005年,日本专家鸟谷芳雄一行为日本“石见银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特意赶赴蒙山考察,对于蒙山如此大规模的银矿惊诧不已。“不仅仅要重视保护蒙山银矿,开发这一文化、地理资源更是迫在眉睫了。”作为接待中外专家的当地研究人员,蓝青如是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