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最大的绿色仿生建筑是武汉的“马蹄莲”

中国内地最大的绿色仿生建筑是武汉的“马蹄莲”

2014年,国内最大的绿色仿生建筑——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光谷未来科技城正式启用。

在大楼启用之际,这座大楼已获国家绿色建筑最高等级——三星级标识认证,成为光谷以及武汉市示范引领绿色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代表作。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包括主塔楼、5个实验室、人企服务中心以及地下停车库四个部分,占地面积165亩,总建筑面积68480平方米,总投资5.31亿元,由世界著名的荷兰荷隆美设计集团公司和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公司联合设计,2010年10月开工建设,2014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

(图:位于武汉市的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摄于2016年9月)

其中,新能源研究院主塔楼造型为马蹄莲花朵形状。马蹄莲花朵是该主楼设计的自然灵感之源,其优美中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完美意境。更重要的是,马蹄莲造型是集太阳、风、水和大地而成的设计概念。花形朝向太阳,屋顶中心铺设有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中心花蕊顶部设有竖轴风力发电机。主楼的独特造型能使楼体置于其自身的阴影之下,因而极大地减少了来自外部的热负荷。该建筑面积约19346平方米(含地下一层面积2873平方米),建筑层数:16层(不包括屋顶绿化平台),整体高度128米(至风机塔尖)。

武汉未来科技城人企服务中心位于整体布局的西南角,该建筑的重要功能是作为整个高新区的亮点和窗口,并为武汉未来科技城提供多种功能服务的独立建筑。人企服务中心的造型像一个花蕾,象征着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蕴含萌芽般的优美。该建筑面积约5160平方米,建筑层数2层,建筑高度21.4米。

实验室群楼由5片造型像树叶的建筑体组成,总建筑面积约32149平方米。

除了外观设计上的新颖独特,这座建筑还应用了多项环保节能新技术:

1、光伏发电。主塔楼楼顶采用太阳能光伏(多晶硅)发电,装机容量388千瓦。按25年使用寿命计算,总发电量达1164万度(每年发电量46.56万度,每天发电量1276度)。

2、风力发电。主塔楼楼顶采用垂直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12千瓦,每年发电量可达1.44万度(约每天发电量40度)

上述3500平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1组万瓦级的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完美组合,可为主体建筑提供约48万度的年发电量,是新能源研究院年用电量343万度(包括照明、动力、空调、实验等用电)的14%,远远高出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2%的要求。

3、中水回用系统。屋面雨水经过管道汇集至储存量为400吨的水箱,经净化处理后,用于新能源研究院的保洁、消防、空调、灌溉等用水,平均每天可节约用水13吨,每年可节约用水4800吨,节水率38%(新能源研究院年用水量约12600吨,38%使用的是中水)。

4、主塔楼空调末端冷梁系统。该技术2009年进入中国,系利用冷热空气交换原理,在空调出风口,无须使用动力,能够自然送风,并且能够避免传统空调出风方式造成的房间温度不均,同时不产生噪音,从而达到提升室内环境的效果。

5、自然通风系统。在建筑中间部位设置了9平米左右的热塔,贯穿整个建筑,用于整栋大楼的自然通风,整体体现了建筑节能、低碳理念。结合冷梁系统,能够时刻的将新鲜、适宜的空气输送到大楼的每一处,给人带来真切的自然感和温馨感。

6、地下停车场光导照明。在门前的广场上,采用了33个光导照明灯,能够利用太阳光、甚至是月光,用于地下停车场的照明。约11000m2地下停车场,在日常状态,不用开一盏电灯,都能保持明亮,相当于每年可节约电量5万度(每天可节约137度电)。

7、智能电网系统。新能源研究院正在建设武汉市第一个微电网系统,主要通过能量监控技术,实现屋顶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系统与电网的友好互动,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并可在特殊的情况下,实现重要负荷独立运行,保障其安全用电。

另外,新能源大楼集建筑、通信、信息、控制技术为一体,汇集楼控、暖通、能效管理、照明管理、广播等信息,实现集中管理、信息互通和联动操作,可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实时监控。

8、人企服务中心(俗称“金殿”)节能设计。中心二楼中央的光照通过屋顶的天窗照射进来,而一楼的空间可以让自然光进入到大楼内部,到达所有房间。外立面幕墙百叶由近3000片(2736片)金色的鳞片组成,可以有效防止大楼因阳光直射而变热;同时热量也可以通过两层壳体中间的空隙释放出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