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花釉瓷器是唐花釉拍鼓

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花釉瓷器是唐花釉拍鼓

花釉是一种在瓷器制品上运用多种颜色交混一起,形成各种纹样的釉面装饰。

常见的是在黑釉、黄釉、黄褐釉、天蓝釉上,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做装饰的瓷器。

这些斑点在器物上,排列十分随意,它们或像蓝天上的一片白云,或如大海中的一簇浪花,生动自然,形态万千。

(图: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唐花釉拍鼓)

花釉瓷器主要出现在唐代,其制作原理是在黑色底釉上,涂以铜、锰、钛、磷酸钙为釉料的物质。在高温烧制过程中,这些釉料和底色的铁质釉融合而产生化学变化,于是形成这些彩色斑块,它是唐代釉料装饰上的一项新成就。

唐代花釉瓷器以曲柄双系壶为代表性器物,还有罐、葫芦瓶、三足盘、腰鼓等,造型与同时期其它釉色器物风格相近。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花釉拍鼓,极为罕见。它形体较大,长约58.9厘米。此鼓形状为两头大,中腰细,鼓身突起数道弦纹。器身通体饰黑釉,月白色大块斑点均匀排列其上。这件花釉拍鼓是目前已知器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件

古代花釉瓷器的产地主要在今河南、河北、山西一带,20世纪60年代在安徽省六安市寿县的黄道窑窑址,首次发现花釉瓷标本

宋代时,钧窑开始烧造钧红颜色釉,结束了青瓷独占鳌头的局面,对颜色釉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红釉是由多种原料组成,而窑内温度和气氛有高低和浓淡的变化,烧成时,有时由红色变成其他颜色,产生出乎意料之外的效果,有的烧成波涛翻滚,如碧海的怒涛,有的烧成红、紫、兰等各色斑驳,象满天的彩霞。对这种现象的出现,开始当然是偶然的。人们难以解释这种道理,只是感到惊奇而已。

到明代,对于窑变,一般人认识还是模糊不清。发展到清代,才由偶然的发现逐渐成为人们所能掌握的东西了。

工人们经过反复地试验,摸清了这种叫做“窑变”的规律,掌握了它们的秘密。这样,原来只是任听窑火自然烧成的“天工”,也就成为工人能够自由控制的“人巧”了。

工人们在生产的实践中掌握了“窑变”的规律,就可有把握地仿制以前“窑变”出现的各种花釉了,并不断创新了各种新式花釉。如仿钧窑釉变而出现了宋钧花釉、钧红花釉、窑变花釉。

解放后,工人们又创新出了乌金花釉、钦花釉、虎斑釉、兰钧釉等多种花釉,为陶瓷制品的釉面装饰,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彭城花釉

彭城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是磁州窑的主要生产窑口之一。

从出土文物考察,其烧造瓷器始于唐,兴于宋,金元时期达到高峰,明代达到鼎盛,在民间素有“南有景德, 北有彭城”之说。

彭城窑注重瓷器装饰艺术,粗瓷细做。

彭城花釉是在当地滋册窑传统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厚釉系统,是一种可控制的装饰色釉新品种。

其特点是:色种丰富、变化无穷、色泽光润、绚丽浑厚。由于控制花釉呈色剂的不同配比,不同的施釉方法,施釉的厚薄、火位的高低、火焰的气氛以及用于不同的造型形象和器物的体、面。

在久负盛名的彭城瓷中,其中有一种窑变花釉状似流云,斑斓夺目,非常奇特。

关于这种花釉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动人故事。

相传,彭城从前有一位深通瓷艺的老匠人赵大成,他死后留下两个窑。南窑又新又赚钱,留给了小儿子赵德宝;北窑又破又旧,留给了大儿子赵德昌。

赵德昌夫妇心地善良,勤劳肯干,自幼学得一手好手艺,没过两年破窑焕然一新,收入日渐丰硕。

可赵德宝却从小娇惯,好吃懒做,只知挥霍享受,结果南窑生意冷淡,月月赔钱。他看到兄嫂发了家,日子过得那么红火,嫉恨难忍。

一天,在妻子的挑唆下,半夜跑到其兄的窑场,把黄土、青颜料乱七八糟弄了一大堆倒入釉子缸里,搅了一气。

谁知,阴差阳错,待出窑时,瓷器全是珠光宝气、瑰丽诱人的五彩花釉。

后来,赵得昌知道这件事的来由后,没有责怪其弟,还鼓励赵德宝精心研制花釉,最终搞出了花釉的配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