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经于民间发现的最大竹制弓弩长埋于四川北川老县城
2008年4月消息,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管所文物普查队在青片乡进行普查时,在一村民家中发现一个特大的竹制弓弩。
该弩弓由数十根弹性极好的锦竹弯成,弩弦则采用当地常见的木藤,弩矛为铁质。经现场测量,弩弓宽3米,弩柄长2米,铁矛长1米左右。
根据当时所掌握的资料,这个弓弩是至此为止国内在民间发现的最大竹制弓弩。
据该村民介绍,这个特大竹弓弩是他的爷爷传下来的,迄今已有80年左右的历史。
几十年前,青片乡相对闭塞,境内的野兽多,狩猎是当地人主要的生活来源。到他的父亲那一辈时,特大的竹制弓弩便闲置在家。
随后,这个特大的竹制弓弩被北川文物部门征集并编号,进入北川县羌族民俗博物馆。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羌族民俗博物馆的805件羌族民俗文物实物、508件历史文物和208件红军文物全部都被埋在废墟里,境内永平堡、伏羌堡、曲山关、禹王庙、东岳宫、“禹穴”石刻等100余处省、市、县级地面文物、名胜古迹,也在地震中完全损毁。
“什么都没有了,只抢救出来这些少量的文字资料。”2012年7月,在四川省绵阳市安县临时办公室中,正在整理部分馆藏文物资料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馆长高泽友对记者说,“这些都是地震后冒险抢救出来的。”
高泽友称博物馆在地震的几年前在当地大规模征集民俗文物,羌族民俗博物馆收藏到大量羌族刺绣及各个时代的生产生活用具,其中2支“铜制鹰头弩”、8个历史悠久的铜制油灯、一个羌族涂纹汉代双耳陶罐,以及中国民间最大的竹制弓弩等珍贵文物,在“5-12”地震中都被长埋废墟下。
2013年1月,中国最大的羌族民俗博物馆——四川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正式开馆。该博物馆集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为一体,至开馆时已收集各类馆藏和展出物件1580件,成为继承和弘扬古羌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北川文化遗产带来巨大损失,原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全部倒塌,馆内2000余件收藏文物毁于一旦。
震后北川积极抢救、保护、收集、整理各个时期羌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与民俗遗存。2009年9月,澳门基金会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由澳门基金会援助1亿澳门元(折合人民币8588万元),重建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
新馆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是北川新县城标志性建筑之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恺领衔设计。
2010年9月25日,主体工程完工并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