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是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

该系列: 京杭大运河 共 2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中国也是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不仅里程最长,而且工程最大,也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京杭大运河起自北京、流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南止于浙江省杭州市。全长3580余里。

开凿可上溯至春秋末吴国所开的沟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及战国时魏惠王所开的沟通黄河与颍水的“鸿沟”。这两条运河把长江、淮河、黄河联系起来,成为大运河的基础。

(图:现在京杭大运河,拱辰桥,杭州段)

隋统一后,为漕运江南粮食,以京师洛阳为中心,大规模开凿运河。

先是隋文帝对邗沟进行疏浚和扩建,接着隋炀帝开凿北起洛阳,南接邗沟的通济渠;南起洛阳北至涿郡(今北京市西南)的永济渠;自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至余杭市(今浙江省杭州市)的江南运河。这样,沟通海、黄、淮、江、浙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就开通了。

元代定都北京,对绕道洛阳的运河又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开凿自济宁(今山东济宁市)到东平湖(山东泰安市东平湖)的济州河,自东平湖到临清(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的会通河,这样裁弯取直,自江淮直穿山东,缩短航程1000余里;接着又开凿北京至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的通惠河。这样就使漕船可从北京直通杭州,故称京杭大运河。

明清两代继续建都北京,对淮河以北临清(今山东聊城市临清市)以南河段又进行多次疏浚和改建。

大运河的开凿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尽管隋炀帝为亡国之君,但他的历史贡献是不容抹杀的。

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二首 其一》中咏道: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赞扬了大运河对日后中国南北经济交通的巨大影响。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度为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京杭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纪海运兴起,以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淤成平地。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省境内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

京杭运河的荒废、萧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的写照。

解放后部分河段已进行拓宽加深,裁弯取直,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和船闸,航运条件有所改善。

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江苏邳县(今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吨的船队可以畅通无阻。古老的京杭运河将来还要成为南水北调的输水通道。

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很发达。

为了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进入21世纪以后,沿线的鲁、苏、浙三省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运河沿线的主要港口有济宁、徐州、邳(读音“披”)县、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和杭州等。

济宁段(山东济宁—江苏徐州蔺家坝),全长约130多千米,济宁段主航道将由六级航道标准提高到三级标准,底宽由目前的16米拓宽到50米,水深达到3米。

届时,千吨级船舶可由长江直达济宁,年通过能力将达到2500万吨,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50万吨,抵得上新建一条“京沪铁路”。

京杭大运河沿河有文化保护意识的省、市都在积极治理和保护中国宝贵的大运河历史遗产,发掘世界这条现存最长的人工运河新世纪在历史、人文、旅游、经济等方面的崭新价值。

(图: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其中浙江杭州市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开拓成了旅游景区,兴建了大运河博物馆。并正在积极申办世界遗产项目。

杭州位于京杭大运河的南端,运河是杭州的生发之河,是杭州的“城市命脉”,是杭州成长的“母亲河”、维系城市兴衰的“生命河”。

以杭州拱墅历史街区的桥西历史街区和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为例,小河直街保持了运河畔清末明初的居民风格。桥西历史街区反映了清末地方城市建设的风貌特色,保存着近代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厂房、生产工具及航运机械,还保存了饮食、礼仪、民俗、伦理等社会文化载体。

洋观旧址则位于杭州市二医院内,三幢二层红砖建筑是清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与日本政府在杭州设立“海关”开港通商,即“洋关”。

“通过‘申遗’,京杭大运河完全可以形成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文化自然景观带,在保护和弘扬中华千年文化的同时,还能使京杭大运河沿岸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著名雕塑家朱炳仁等专家在建议申遗时提出的观点。

同系列其他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