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掘的第一块考古文物旧石器出土于甘肃庆阳市
我国发掘的第一块有确切地点和层位的旧石器是法国神甫、博物学家桑志华在甘肃省庆城县(今庆阳市)城北约55公里处一个叫辛家沟的黄土层中发现的。
1920年6月4日,桑志华在辛家沟底砾石层发现了一块石英岩石块,它的形状像一个锥状的手斧,高4.5厘米,称之为石核。8月10日,在距庆城县城35公里处赵家岔位于黄土层底部的沙砾层中发现两件石片。
这三件人工打制的旧石器中,石核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10万年左右。石片刮削器则属于旧石器晚期,距今1.8万年至1.5万年。这是我国境内首批出土的旧石器,也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标本。
它揭开了我国旧石器时代工具研究的序幕,彻底粉碎了“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和“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这些旧石器,除一件石核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外,其余两件石片刮削器均保存在天津自然博物馆。
庆阳出土了旧石器的消息一传出,立即吸引了一大批考古工作者、地质工作者、古生物研究工作者纷纷踏上庆阳这块黄土地,寻找古人类的踪迹。
1963年,西北大学地质系的研究人员在马莲河西岸一级支流河道北岸的楼房子发现了旧石器。
同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庆阳县巨家塬(今属西峰区)发掘了一批旧石器。
197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又对北石窟文管所发现的镇原县姜家湾等旧石器地点进行了复查和断代工作。随后,甘肃省博物馆、庆阳地区博物馆还相继发现了几处旧石器地点。至目前,庆阳市境内已发现近10余处旧石器地点,出土各种旧石器逾百件。
庆阳出土的旧石器文物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实物依据。近年来,庆阳市文物研究人员将境内先后发现的旧石器地点依据地层、石器和共存的生物化石以及相关遗存进行了综合研究,得出了“三大人群”的结论。
一是“蒲河人群”。以分布在蒲河流域的姜家湾和寺沟口两个旧石器地点为代表,距今约7万年。蒲河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是以狩猎和采摘为主的,所处的生态环境是稀树草原景观。
蒲河人群是庆阳先民的孩提时代,处在“茹毛饮血”的荒蛮阶段。男人以打猎为生,妇女和小孩则以采摘野果来填充肚皮。入夜,黑暗和寒冷一齐向他们袭来,再加上辘辘饥肠,蒲河人群的日子是非常艰难的。
二是“马莲河人群”。以分布在马莲河流域的楼房子、巨家塬旧石器点为代表,距今约3万年。马莲河人群的社会经济也是主要依靠狩猎和采摘,但所处的环境要比蒲河人群寒冷一些。
马莲河人群是蒲河人群的后代,他们已经历了数万年的岁月流逝和艰苦环境的磨练,比蒲河人前进了一大步。马莲河人群已经掌握了用火技术,已经告别“茹毛饮血”阶段。熟食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健康素质,也拓宽了生产、生活时空,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考古工作者对马莲河人群的经济社会生活作了一个粗线条描述:当东方地平线出现一线晨曦时,一群身穿兽皮、手持木棒的人们离开栖身的洞穴,奔向山野、河谷,搜寻着野兽的踪迹,一群光着屁股的孩童,在妈**带领下去采摘野果……。太阳快要落山了,狩猎的男人们抬着捕杀的大角鹿或原始牛,拖着疲倦的双脚返回洞穴,当他们用手撩开被晚风吹得散乱在额头的头发时,笑容出现了。今天的收获不错,饱餐是没有问题的。
当最后一抹晚霞在天边消失后,黑夜来临了,男女老少围在篝火旁取暖,烧烤着用片石割碎的鹿肉和牛肉,空气中散发出一股股焦烟味和油香味。他们一边啃着焦黑的骨头,一边模仿着捕猎的情景,在篝火旁狂舞,不时发出欢悦的叫喊声。
三是“浅涧河人群”。以分布在泾河支流浅涧河流域的刘家沟口旧石器为代表,距今约3万年。其文化面貌基本上略同于马莲河人群,但其所处的地理环境要比马莲河人群温暖一些,森林更茂密一些,野兽也更多一些。
“浅涧河人群”还是过着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生活。出土的大量小尖状器是割剥兽皮的工具,制作精良,说明当时的狩猎业已空前发达。
庆阳的远古先民,在7万年前后,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尽管他们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生产、生活又非常艰辛,但他们不怕困难,披荆斩棘,征服自然,繁衍后代,用极其简陋的打制石器开拓了这块处女地,创造了划时代意义的远古文化,谱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光辉的一页。
岁月悠悠,当时光流逝到距今约6000年的时候,庆阳远古先民已经历了数万年的历史考验走向成熟,社会经济生活和本身素质都有了空前的提高,宁县董庄遗址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982年,庆阳地区博物馆的文物工作者对宁县董庄遗址进行了大面积考古发掘,发掘资料表明,这是一处距今约6000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董庄先民的社会形态属母系氏族社会,当时的社会经济是以定居农业为主,兼有渔猎和采摘,制陶业相当发达。这里出土的彩陶,造型美观,纹饰华丽,其中一件水波纹彩陶尖底罐,器形大,通高60厘米,造型独特,通体水波纹,象征着先民对水的崇敬和依赖,底部4个“火”字形图案,寓意先民们的文化思维的空前活跃,火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取代的,同时把火焰的形状用符号图案描绘在器物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通过董庄尖底罐上的“火”形图案,我们可以看到董庄先民创造的“象形文字”。
考古资料表明,庆阳市境内距今4000——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达上千处,按已发掘的董庄遗址和阳洼遗址的居室和墓葬等资料推算,每个原始居民聚落的平均人口约在25—30人左右,那么这一时期的远古庆阳居民人口约有3万人左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这表明,此时的古人类已经是主宰庆阳大地的主人,人类文明的曙光已经来临,被称为人文始祖的伏羲、炎黄民族部落就在这一历史阶段相继产生和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