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及开创者是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美国今天的航天梭(又称航天飞机、太空梭、太空穿梭机等)就是以钱学森的理论和最初设计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至今,东西方学界认同钱学森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航天思想家之一。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在两弹一星卓著的功勋中都有同一个名字——钱学森。
中国航天飞机项目早在20世纪60年代酝酿,70年代正式提出。而在中国提出发展航天飞机概念,正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
中国的航天飞机概念的最初研究主要与两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是钱学森,另一个是庄逢甘。两人是非常好的朋友,而且都是上世纪50年代从美国返回中国,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共同奠基人。
中国在航天飞机项目上的兴趣,真正开始于当年钱学森、庄逢甘的回国。钱学森当时是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共同创办人,并且对美国早期的火箭项目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正是钱学森先生在1949年提出了“空天飞机”概念:1949年12月,钱学森就在纽约召开的美国火箭学会的会议上,提出实现洲际高速客机的蓝图。钱学森说,将来可以设计出一种“火箭客机”——一个有翅膀的火箭。钱学森所提出的这种把火箭与飞机结合起来的“火箭客机”,为美国空军在上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dynasoar”军用空天飞机概念奠定了基础,而后者最终孕育出了美国的航天飞机。
在上个世纪70年代,钱学森还提出了另一个与“dynasoar”类似的空天飞机概念。
美国航天专家马克-韦德指出,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设计师们曾提出航天飞机的概念。那时,正是世界航天飞机的黄金时代,给了中国专家们以深刻的影响。美国在实现载人登月之后,放弃了飞船的研发,而着重发展航天飞机。日本提出了要研制“希望号”航天飞机,欧洲也着手研制航天飞机……在世界上的航天飞机热潮的推动下,主张中国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走航天飞机之路的呼声甚高。
1986年,中国航天工业爆发了一场激烈争论,中国航天究竟是走航天飞机之路,还是飞船之路。在1987年,多个航天研究单位提出了总共11种技术方案,经过863-204专家组筛选出6种方案,而在这6种方案中,有5种是航天飞机,足见当时航天飞机在中国的热度。其中沈阳飞机研究所(601所)提出的h-2 tsto 空天飞机方案非常引人注目。
1989年8月,中国航空航天部火箭技术研究院高技术论证组认为“航天飞机方案”大大优于“飞船方案”。但是在选择航天飞机还是选择太空飞船的关键时刻,钱学森发挥了关键影响。对于飞船和航天飞机都最为了解的钱学森,当然深知航天飞机的可以重复发射、运载量大等优点,但是钱学森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认为中国当时连大飞机都不能制造,而航天飞机是由200多万零件组成的高度复杂的航天器,非中国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所能企及,更何况研制航天飞机需要巨额资金。钱学森认为,航天飞机这一技术超出了当时中国的能力范围,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载人航天应走飞船之路。
正是在当时的这种背景下,中国的载人航天选择从载人飞船起步。
不过,中国的航天飞机雄心在2000年之后显然已经重新点燃。在2006年10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calt)透露,中国正在发展一种具有机翼的航天飞机,并预计在2020年前投入使用。
1989年11月,78岁高龄的钱学森获1989年威拉德-罗克韦尔技术杰出奖,钱学森的名字已正式列入《世界级工程、科学、技术名人录》,并同时授予“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表彰他对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作出的重大开拓性贡献。
威拉德-罗克韦尔技术杰出奖就是国际上说的“小罗克韦尔奖”,是国际理工研究所于1982年设立的最高奖,这是现代理工界能入选的最高荣誉等级,到1989年,全世界只有16位现代科学家获此殊荣,钱学森是中国科学家中的唯一一位。美国政府邀请钱学森去美国领奖,被钱学森拒绝了。钱学森1955年冲破美国阻挠毅然回国后,以后都拒绝再踏上美国的土地,他说:“当年我离开美国,是被(deport)驱逐出境的,按美国法律规定,我是不能再去美国的。美国政府如果不公开给我平反,今生今世绝不再踏上美国国土。”
有人得知钱老获奖的事,写信祝贺他,钱老回信说:“我觉得美国人给我发奖没什么。评价一个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工作,最有权威的不是一个什么美国的评审委员会,而是中国人民。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人民办了点事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钱学森一生把钱与名看得很淡泊,他说自己人生三大激动的时刻:回国;获得导师——世界学术权威冯-卡门的赞扬:作为学生的他的学术已经超过老师;加入中国共产党。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 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
1934年上海交通大学铁道机械系毕业。
1935年获庚子赔款奖学金留学美国,入麻萨诸塞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航空工程理论。
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曾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空气动力学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和喷气推进中心主任。
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返回中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副院长。
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4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82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88年被聘为国防科工委科技委高级顾问。是中共第九至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91年被中国科协四届一次全委会授予中国科协名誉主席称号。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和系统工程等领域有开创性的贡献。
1956年初,主持制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第37项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设》报告书,并在1956年2月向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建立与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参与领导创建火箭、航天科学研究机构和系统工程队伍;长期担负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组织领导中国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研制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许多领域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著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