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智库是李鸿章的幕府

智库,是指智囊组成的机构。某些方面的专家学者形成特定组织,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给出可供决策者参考的结论或者方法。智库最初也称“思想库”。智囊们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各种思想理论、分析思路、解决策略以及实际方法等。严格意义上的智库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民间组织。

中国古代没有“智库”这种说法,但是有“智囊”、“谋士”、“策士”、“幕僚”这些概念。

中国古代有“养士”的传统。所谓“养士”,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智库建设。战国时期的四大公子,所谓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就是以“养士”而知名的。他们本身是诸侯王的谋士,而在他们的府上,还养了许多谋士,多者达三千多人。

智库的迅速发展,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有人估计,目前世界上共有3000多家智库,这些智库对于推进全球化、推进各国的公民社会建设,等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据统计,中国的研究机构多达2500多家,专职研究人员3.5万人,工作人员27万人。其中,以政策研究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为政府服务的“智库型”研究机构多达2000家。

中国的智库数量很多,但总体来讲,质量不够高。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中国仅有74家智库被认可,而美国这一数字是1777个。有人讲:“2000个中国智库,抵不上一个兰德公司。”还有人讲,“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智库。”这些话可能有些偏激,让人听起来不舒服,但却提醒中国的智库要加强质量建设。

如果以智库所贡献的研究成果,造就的人才来考量的话,专门为李鸿章出谋划策的李鸿章幕府可算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智库,可称为“近代第一智库”。

李鸿章是晚清重要的军政大臣。他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自1861年底受命招募淮军时开始筹建幕府,直到1901年11月死于北京。整个时期可以1870年李接任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为界明显地分成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幕僚主要为他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活动出谋划策,筹措粮饷军械。除极少的洋务派官僚,基本以传统旧式文人“士”为主。

后一阶段,幕府的主要职能是协助李鸿章处理各项军政事务,包括举办洋务新政、办理外交。幕僚中增添了许多具有实业、海防、外交等专长的近代人才。著名数学家华蘅芳、化学家徐寿,中国第一批资产阶级唐廷枢、徐润、盛宣怀,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代言人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以及辛亥革命后长期追随孙中山的伍廷芳等都曾经是李鸿章的幕僚。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