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是亚洲首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的是余华的《活着》

中国也是亚洲首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的是余华的《活着》

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曾经是世界上一个颇有影响的文学奖。

首位获此奖的亚洲人是著名的中国作家余华。他的小说《活着》在意大利发行后,在意大利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因此荣获意大利文学基金会颁发的1998年度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1998年6月,余华应邀前往意大利领奖。当时,在意大利传媒,刮起了一阵推介中国文学的旋风,电台、电视台和报刊上各种各样的报道接踵而至。

最让余华感动的是,有一位老妇人从几百里远的地方赶到颁奖现场,仅仅只是为了远远看看他。

YU-Hua(图:余华近影)

在余华回国后,该基金会还为他寄来了一大摞报道复印件,其中《共和国报》在评介这部作品时称:“这里讲叙的关于死亡的故事,而要我们学会的是如何不死。”

好评如潮的反响给余华带来了盛誉,同时也确立了《活着》是他创作生涯中的一块里程碑。

余华,1960年出生,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他原在老家医院当牙医,1983年开始学习创作。

余华的成名作是1987年1月发表在《北京文学》上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此前他发表了二十几篇小说均没有多少影响,这篇作品发表后,深得李陀等著名评论家的好评,也获得了时任文化部长的王蒙的赏识,由著名的文学期刊《收获》作了转载,余华于是一举成名。

在《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成名作后,他在《收获》等国内重要刊物上接二连三地发表了多篇实验性极强的作品,令文坛和读者震撼,在评论家的密切关注下,他很快成为了马原之后中国先锋派小说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不论他自己愿不愿意被称为“先锋派”。

随着余华小说的走红,他的工作岗位也由县文化馆调至嘉兴市文联。1988年,他同一批在各地小有名气的年轻作家们,被选派到北京师范大学深造,经过两年的深造,他获取了文学硕士学位。并在他毕业后的1991年下半年,与浙江作家协会签约,作为合同制专业作家。

余华并不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

余华曾坦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由于先锋文本读者甚少,成名之后的余华及时地做出了调整,自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他的作品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在现实的叙述中注入适度的现代意识,以简洁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尽可能地获得读者最广泛的共鸣。

发表于1992年的中篇小说《活着》,余华抛弃了之前的风格,以朴实平厚的的笔墨,通过一位老人的娓娓细语,叙述了自己饱经沧桑的一生,揭示了一个普通百姓面对死亡所呈现出来的看似寻常又非同寻常的生存状态。他写出了人对苦难的忍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活着》感动了世界上许多的人,余华自己也坦诚,觉得自己写出了“一部高尚的作品”。

1993年,这部“高尚的作品”被世界级名导张艺谋选为拍摄题材,经余华改编为剧本,由张导亲自执导,台湾年代公司投资,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

影片中的男女主角分别由当红影星葛优和巩俐扮演。该片在翌年的国际戛纳电影节上获评委会大奖,葛优获得最佳男主角奖。

该片相继在欧、美、东南亚、日本和中国港澳台播映,而余华的小说随后也被翻译成英、法、德、意大利、荷兰语等在国外出版,并先后被中国香港《博益》和台湾《中国时报》评为十本好书奖和十大好书奖。

韩国《东亚日报》认为,“这是非常生动的人生纪录,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经验,也是我们活下去的自画像。”

德国《柏林日报》称,“这本书不仅写得十分成功和感人,而且是一部伟大的书。”

在国内,《活着》一版再版,印数多达十余万册,北京大学等院校还专门开设了余华小说的专题讲座。

余华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唤》、《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篇小说集《我胆小如鼠》,随笔集《灵魂饭》等多部。其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挪威、日、韩等文在国外出版。

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100部必读书。

发表于1995年的《许三观卖血记》这部长篇小说,被公认为余华的重要成就,是20世纪90年代纯文学领域的高峰。

法国《读书》杂志称其为“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外表朴实简洁与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

《展望报》则更认为“余华是唯一能够以他特殊时代的的冷静笔法,来表达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的作家。

余华早年即定居于北京从事职业创作。

2006年,余华再次推出了他的上下两部长篇力作《兄弟》,并以一百万册的销量,塑成了严肃文学销量的神话。

由于该书是极端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在国内引起巨大的争议。有趣的是,在法国出版后,获得了《解放报》、《费加罗报》、《世界报》杂志等法国主流媒体报刊近乎一致的高度评价。

《费加罗报》:“《兄弟》在温柔与垃圾之间,在闹剧和道德之间,700页的书仿佛驶向了地狱……《兄弟》尖刻而深远,需要一个天才才能在这样两个叙述中保持平衡……”

《兄弟》已出版发行了近20个外国语版本。

除荣获意大利文学基金会颁发的1998年度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外,余华还获澳大利亚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颁发的2002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2008年获法国第一届“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由Francesco Meotto创立于1982年,意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热爱文学,格林扎纳-卡佛其实是意大利的一个地区,文学奖每年的颁奖典礼都在当地的一座中世纪城堡里举行,文学奖也以此命名。

在最初的时候该奖只设立有最佳意大利语小说奖和最佳外国小说奖,1985年时设立了特别奖,1986年又设立了终身成就奖,日后又不断添置新的奖项,格林扎纳-卡佛奖的发展得益于该奖始终致力于国际化战略,参加了在国外举办的多次重要的文学领域的国际会议。

还与意大利外交部合作,每年举办旨在推广意大利文化、语言和文学的国际级会议。在世界的许多的地区设立了形形色色的各种格林扎纳奖。如专为南美作家设立的“格林扎纳-卡佛——蒙特维迪奥国际文学奖”(Premio Internacional Grinzane Cavour-Montevideo)非洲奖等。

可惜的是该奖的协会于2009年3月31日解体了,原因是该协会的主席朱利亚诺-索里亚(Giuliano Soria)盗用了政府给予该协会的四千五百万欧元的赠款,以用作他个人使用,2010年,协会破产拍卖,由Monforte d’Alba Bottari Lattes文化基金会收购。

在二十多年的历史中,格林扎纳-卡佛奖(Grinzane Cavour)恪守自己的文化选择,向广大读者推荐了众多卓有成就的作者,其中很多作者先被格林扎纳-卡佛奖发现,在以后的创作生涯中进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或成为饮誉世界的大作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