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的运输机诞生于1944年
1935年1月,中国与意大利4家航空公司在江西省南昌市合办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制造意式飞机。
1937年2月工厂建成,总装配厂厂房面积 5000余平方米,规模较大。
1936年11月开始修理飞机。1937年 4月开始制造飞机。
1937年秋,仅装出3架飞机便遭到日机轰炸,工厂被毁。1939年上半年改名为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在四川南川县海孔洞建新厂,全厂职工最多时达1000余人。
1939-1944年间共仿制伊16驱逐机3架,改进改型30架;仿制H-17式中级滑翔机30架;制造初级滑翔机6架。
1942—1948年,这个工厂开始设计新型飞机,先后设计“中运”1式、 2式运输机。装机容量。
抗日战争时期,1935年中意合办的南昌飞机制造厂迁到四川南充后,改为第2飞机制造厂,主要利用苏联援助的器材仿制伊-16型战斗机。
1939年7月,仿制的第一架飞机忠-28甲型下单翼战斗机完成。
1944年8月成功制造了中运-1型11座双发中型运输机。“中运”1式双发动机中型运输机是中国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运输机。
该机设正副驾驶、领航员和旅客座位11个,机身、机翼均为木质结构,只有襟翼和副翼是铝合金结构。
全面长15.58米,最大时速342千米,1944年10月在重庆白市驿机场试飞成功。
1948年2月19日,该厂改进设计的中运-2型双发运输机,在白市驿机场试飞成功。
内战时期的中国航空不可能得到发展,两型飞机都没有投入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