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抹茶最早从中国的宋代传入
日本是抹茶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一说到日本特有的茶,许多人都会认为是“抹茶”,一提到抹茶,许多人都会脱口而出“日本抹茶”,风靡全球的抹茶俨然已成为日本的专属。
日本茶所采用的制造工艺是先蒸,通过加热处理阻止茶叶氧化及发酵,然后揉搓(也有不揉搓的),最后干燥。此方法为日本独创,统观世界各国的制茶过程,使用“蒸”这一工序的现在也唯有日本了。
这一方法是中国宋代出现的少有的制茶方法,机缘巧合此技术传到了日本。
茶叶刚刚采摘即被加热处理,从而有效阻止了发酵。因此,日本茶通常指绿茶。
“抹茶”是将茶青经蒸青风冷干燥,做成原叶“碾茶”,再利用石磨磨成粉状物而制成的。碾茶的制造对茶青的原料品质非常讲究,茶园必须特别注意肥培管理,每年仅利用春茶制作,且在茶芽生长期间,必须搭设棚架,利用稻草遮盖,降低日照,使茶芽叶绿素含量增加,茶叶呈现浓绿色,提高茶叶的甘味。
抹茶是人们很喜欢的一种食品,不仅可以用于冲泡饮用,还被广泛用于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行业中。
抹茶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将茶叶碾成粉末饮用一直是中国古代饮茶的主要方式。
在唐朝,人们就发明了蒸青散茶(碾茶),还审订了评茶色香味的方法。到了宋朝更发展为茶宴,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中评述斗茶方法:把团茶击成小块,再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
在唐宋,中国茶传入日本,日本人将品茶与宗教哲学、社会道德、品行修养融为一体,饮茶上升到“道”的高度。
奈良初期(8世纪),日本派往唐朝的遣唐僧将茶种带回日本种植,同时把唐代寺院盛行的“供茶”和“施茶”方法也带回日本。不过,品茶只限于寺院内,并未推广到民间。
唐代陆羽著《茶经》之后,品茶就由寺院走向民间,出现了文人茶。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日本流行的“团茶”就是唐代文人茶所用的一种茶。
平安中期(9世纪未),日本废除了遣唐使,“团茶”也因之而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则是宋代盛行的“抹茶”。
镰仓初期(13世纪),名僧荣西大师二次往中国,回日本后就开辟了茶园,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从而推动了“抹茶”的普及。
到了明代,人们改用茶叶冲泡喝汤。中国抹茶道在中国遂告失传,形成历史断代。
抹茶在中国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说是因为明代的茶叶已从奢侈品变成普罗大众的日常饮品,茶叶的过剩导致喝茶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觉得用茶磨辗碎茶叶太费事,直接晒干、冲泡更为方便直接。
有人说是因为汉人奢侈浪费陋习导致抹茶文化的消失。当时权贵认为“奢侈炫富”才是“高大上”,大把大把地更换茶叶沏茶,主人家的富有和豪气才能显现出来,相比较茶叶,抹茶显得太小家子气。
也有人说,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明太祖朱元璋罢造龙团后,团茶、饼茶逐渐消失,所以抹茶也在这个时候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抹茶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天然食品,保留了茶叶中的500多种成分,包括5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矿物质。抹茶是茶叶深加工后所得的超微粉体,兼顾了喝茶和吃茶的优点,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比茶叶更高。
虽然抹茶在中国已经历史断代,但如同许多源起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抹茶却在日本得到了传承与发扬,抹茶文化至今仍是日本茶文化的主流,市场兴盛之至。
2003年,中国市场上也慢慢开始出现了专门生产和经营抹茶产品的中国企业,围绕抹茶在中国市场的复苏做了大量努力,而且巧妙地通过“吃茶”与聚焦女性市场,取得了一系列“战果”。
现在,在中国市场上,我们也能看到越来越多添加抹茶的本土制造的食品,比如抹茶蛋糕、麦当劳的抹茶雪糕等等,抹茶,这个兴盛于宋代的茶品正在以现代人的方式重新走进我们中国人的饮食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