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公开的成文法典是夏朝的《刑鼎》

刑法的“刑”字,原来是“井”字加“立刀”,含义是在奴隶社会里实行井田制,奴隶主为了防止有人抢水喝,就派人拿着刀去守卫在井口,谁再抢水就把谁的头砍掉,这就叫用“刑”;

而刑法的“法”字,原来写成“灋”,左边是三点水,右边的字代表的是公平正直、不徇私情。古体法字写作“灋”,偏旁从水,意思是刑法应公平如水,右边的廌字是有些象羊的独角兽。传说舜的法官皋陶遇着疑难案件,便让廌出面判断,廌用角触谁,谁就是罪犯,从来不会犯错。

整个“灋”字的意思是:判刑公平如水,倘有不平,廌便用独角把它除掉。由于“灋”字写起来复杂,以后久经演变就成了现在的“法”字。

(图,中国古体的“灋”,即“法”字)“我国刑法,古代亦称刑律,源于夏朝。在《书经》中有“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的记载。春秋时郑国大夫子产执政,于周景公九年把所制定的刑律铸在鼎上公布,历史上称为《刑鼎》。

它是中国最早公开的成文法典。但是刑律其内容包括部分民法、诉讼法等。中国最早的独立刑法制定于清朝光绪年末年,但未施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