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的明清皇家道观是位于北京西城区的大高玄殿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2014年8月13日上午10点,当对外尘封了60余年的大高玄殿大门缓缓开启,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带领媒体与古建专家走进殿内时,他感慨了一句。

大高玄殿是当日成立的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暨故宫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的首个重大工程,将边修缮边向公众开放。今后将有望在此建设故宫数字博物馆与文化广场。

大高玄殿60年后现真身

当日上午,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暨故宫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成立揭牌仪式,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共同为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基地揭牌,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和古建专家谢辰生共同为故宫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揭牌。

作为故宫古建保护的重要案例,大高玄殿当日也向媒体敞开了紧闭了60年的大门。

大高玄殿位于紫禁城外,景山与北海之间,建于嘉靖年间,是我国唯一一座明清两代的皇家道观

其正殿为大高玄殿,面阔7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前有月台,东西配殿各5间;

后殿为九天万法雷坛,面阔5间,东西配殿各9间;

最后则是一座楼阁,外观为两层,内部暗藏一层,实为三层,其顶部上圆下方,上为圆形攒尖顶的“乾元阁”,覆以象征穹隆的五样蓝琉璃瓦,下为方形的“坤贞宇”,覆以象征大地的五样黄琉璃瓦。

单霁翔介绍,这种“象天法地”的形制,级别之高,造型之精美为全国罕见。

但仔细看来,大高玄殿的蟠龙藻井、云鹤丹陛等细部装修装饰虽精美,但几乎都斑驳黯淡,颇显狼狈。更神奇的是,这个1996年就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方,见缝插针坐落着20多幢现代小楼;离乾元阁几步之遥,还杵着3座水塔。单霁翔介绍,目前见到的乾元阁,已是经过抢险修缮的。

事实上,虽然大高玄殿的产权自溥仪出宫后就归故宫博物院所有,但1950年代,该殿被借去办展览后就一借未还,展览从临时展览变成长期陈列,1956年,大高玄殿未经故宫允许又被转借,之后一直为军队系统所征用。

将近60年后,2010年6月,大高玄殿才在国务院的协调下归还故宫。

而在大高玄殿陆续移交故宫后,仍有一些历史问题未解决,一些古建筑仍被占用单位的仓库及配电室等使用,存在大量安全隐患。2013年经多方协调,故宫才得以统一管理、保护、修缮大高玄殿。

将在大高玄殿建设数字博物馆及文化广场

单霁翔介绍,故宫接收回大高玄殿时,古建筑大木结构年久失修,损伤严重。同时,瓦面损伤,被装修拆改,彩画及台基望柱、栏板、排水龙头等石构件缺失伤损严重。此外,一些古建筑一度被用作维修车间,内部大量堆放杂物、易燃品,古建安保、消防设施不完备,而那些私搭乱建的小楼,也破坏着整体的文物景观。

2011年6月,乾元阁抢险修缮工程开工,一年后竣工。因为长久使用过程对建筑拆改,加上本身年久失修,乾元阁各部位均有不同程度损伤。修缮工程包括揭瓦、苫抹泥灰背、墙体剔凿挖补、修补台基、择砌墙体、整修加固木结构,以及整修木装修、油饰地仗及油漆彩画等装饰工程。

单霁翔介绍,大高玄殿第二期修缮方案已完成,正待有关部门审批,有望2014年年底前启动。接下来的工作,除了将重绘破坏严重的彩画,还将主要拆除大高玄殿内的20多座现代建筑,预计2016年完成。

“大高玄殿的腾退移交,反映出国家、社会以及故宫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修缮完成后的文物建筑群将尽早向社会开放,使这一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单霁翔介绍,大高玄殿将采取边修缮边开放的方式,在整体保护基础上,进行多方面合理利用,并计划举办展览等更多民众参与的活动。

“大高玄殿位于紫禁城外,可不受闭馆时间限制,为公众提供便利。我们计划在九天万法雷坛开设数字博物馆,展示数字故宫文化成果。”

在拆除私搭乱建的建筑后,将不再复建乾元阁的东西配殿,而是以此作为文化广场,对观众开放,举行故宫讲坛等社会教育活动。

此外,由于大高玄殿为道教庙宇,明代作为道家祭祀场所,清代则用以祈雨、雪,故宫也将会在此举办相关文物展览,提升其历史及文化氛围。

面向全国保护明清建筑

单霁翔介绍,加上此前的古陶瓷保护研究基地,故宫成为目前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依托单位。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基地建成后,将组织开展系统和专项研究为宗旨,充分利用故宫博物院在明清官式建筑群体和类型数量上的优势,组织院内外专家,全面探索和总结明清官式建筑的发展历史、建筑形制、营造技艺、保护修复理论与方法,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故宫不仅拥有17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且积累了数百年古建筑修缮的经验。单霁翔介绍,基地成立之后,其研究并不仅面向故宫,更将面向全国,结合现代保护技术传承传统建筑技艺,还将在收集、编译国内外学科成就的基础上,探索、总结中国特殊的文物建筑保护理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