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首辆地理信息应急车率先于广西南宁交付使用

随着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的频发,测绘保障服务的装备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第一台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正式诞生,并于2011年9月28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交付使用,这意味着今后在突发事件中,应急救急信息传递时效性将进一步提高,灾区的影像数据更可实时传递至救灾决策后方。

据悉,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具备长途越野能力,适应山区和高原各种路况,能快速到达指定灾区现场。在技术革新方面,检测车采用多种高新技术,是集影像获取、数据处理、成果输出、远程数据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移动式应急测绘服务保障装备。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由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公司研发,前后共历时半年。

2011年9月28日,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交接仪式暨无人飞机航摄系统推广应用现场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在交接仪式暨现场会上,首先进行了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应急演练。随后,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徐德明向广西国土资源厅厅长肖建刚交付车钥匙,向广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陈仲怀赠送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一体化测图系统软件,我国第一辆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正式装备到广西测绘地理信息部门。

为解决应急和小区域测绘服务保障等问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11年3月正式立项研制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项目,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组织实施,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研发,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研究所、航天中测(沈阳)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力峰集团公司等多家单位参与项目实施。

项目经过近半年时间的技术攻关,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研制成功。

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集影像获取、数据处理、成果输出、远程数据传输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影像及时获取、数据高效处理、影像地图现场制作、实时视频传输、卫星数据通讯,是具有机动、灵活、快速、高效等特点的一站式、移动式应急测绘服务保障装备。

它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网络通信等先进地理技术,基于车载平台,集成了应急三维地理信息与任务规划系统、无人机遥感影像获取系统、地理视频采集系统、应急遥感影像快速处理系统、数据远程传输系统、应急运输保障系统和移动会议系统等7个子系统,为掌握灾情、组织指挥抢险救灾,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全流程移动式应急测绘解决方案。

据悉,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计划从2011年起陆续装备到福建、陕西、黑龙江、四川、河北、山东、江西等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