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首座用花岗石外墙和用大理石大厅地面的建筑是上海的永年大楼
中国首座用花岗石砌筑外墙和用大理石铺设大厅地面的建筑是上海的永年人寿保险公司大楼,其于1910年建成,由英商永年人寿保险公司所建,故得名永年大楼。
其位于现在上海市黄浦区的广东路93号,即广东路与四川中路西南转角处。
建成之后该楼历经多次转手,包括中国贸易公司、宁绍轮船公司、三北轮船公司等所有,现为中国民生银行租用。
建筑由通和洋行设计,高三层,为西方古典式建筑。
1994年,大楼入选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中国永年人寿保险公司,中英文名称都称中国,实系英资公司,光绪廿四年(1898年)由英国通济洋行老板沃蒂、汇广公司董事罗斯,以及祥茂洋行董事伯基尔共同发起创办,业务经理摩惹(华人寿险大王吕岳泉的启蒙师——吕12岁到摩惹家当仆童,耳濡目染,后来才走上保险之路的)。
核定资本银50万两,每股100两,发行股票5000股,实收5万两,是晚清时期总部设在上海的六家外资保险公司之一,声名显赫。
永年之取名非常精彩,显然取法于“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的曹操千古名句,形象体现寿险的作用,值得玩味。
公司主要以外国人作为服务对象,经营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业务,1901年以后开始接受华人参保,因其要吸收华商和官员作为投保对象,所以在公司宣传中常以有声望的华商担任董事以为号召,而且在刊登的报纸广告中都特别注明“华董事朱葆三”,“总董华商李云书、宋仲蘧”等,以争取中国人对该公司的信任。
总公司设址于上海广东路10号,总资本股银55万两,总经理英人华田。每年营业额300万元以上,国内有分公司经理34处,国外有分公司经理处40余处。
创办不到十年,总资产已达233万美元,有效保险额达3165万美元,成了外商在上海从事寿险的最大保险公司之一。
1907年,为彰显雄厚实力和业界巨擘地位,永年将广东路10号(今93号)原来的房子拆掉,重造新楼,建造中国第一座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外墙的建筑,该大楼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英商汇广建筑公司承建,整体立面参考卢浮宫东立面的形式,严格按照古典主义构图原则,采用三平五竖的格局。楼内装修富丽堂皇,用大理石铺地板及内墙,拱顶及四壁均嵌有金色及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圣经故事画面(历经百年仍光彩依旧),大楼底层窗户装饰耶稣、圣母玛利亚的彩色玻璃,这些马赛克和玻璃图画是由土山湾天主教孤儿院的孩子创作完成,是难得的宗教艺术品。
之所以采用这种宗教图案布置,主要是体现永年公司希望客户健康平安,符合公司以人性关爱为主的经营理念。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外商作为主要投保对象的寿险业务受到冲击,业绩下滑。期间永年向中国贸易公司出售办公大楼,后与华洋人寿保险公司合并,1924年被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兼并。1937年以后,由于远东形势的恶化,为了防止再次遭受一战时的挫折,逐渐向海外转移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