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是青海热贡
近年来,青海省高度重视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且充分挖掘其优势资源,形成了以热贡艺术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业态。尤其是地处热贡文化核心地带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以唐卡、泥塑、雕塑等热贡艺术产品的生产、展示、销售、民俗表演等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双手绘就致富路
2012年新春瑞雪初降,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的热贡画院里,数百名画工席地而坐,神情专注地精心创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画院院长娘本说:“2007年成立的热贡画院,是青海省最早的热贡艺术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近年来的‘藏族艺术文化热’,促使我们把以唐卡为代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卖出藏区,成为艺术收藏家的新宠和馈赠亲友的礼品。”
“想起我年轻的时候,一幅唐卡也就卖几十块钱。2006年至2009年期间,唐卡的价格翻了几十倍到上百倍。”娘本说,画院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不断扩展,截至2011年底,热贡画院资产总额达到5333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700万元。
畅销使得更多人投身于唐卡行业。据统计,仅同仁地区,唐卡画师10年间就由不足200人增加到2428人。在隆务镇的吾屯、郭麻日、年都乎等几个村子里,几乎“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唐卡绘制技艺更是由传统的师徒相传,到大规模进入学校课堂,还列入农牧民技能培训内容。
不仅唐卡,同样是热贡文化代表的泥塑、堆绣、石雕等传统工艺制作也广受青睐,这些原本深锁于寺院的艺术显现出繁荣。黄南藏族自治州文体广电局副局长卡则加说,藏族民间文化资源在保护中传承,许多群众加入文化产业,自发地办作坊、开公司拓展经营收入;当地政府也开办培训班,让更多群众致富。
目前,黄南藏族自治州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约2300元,热贡艺人每年收入至少2万元,示范效应明显。黄南的热贡文化产业单位现有90多家,从事热贡艺术创作的农牧民达7000多人。
政府引导产业化之路
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乡和日村,一排排砖瓦新居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村子里不时传出清脆的“叮当”声,这是石雕艺人用刻刀敲打石料的声音。和日村副主任多杰才让告诉记者,全村173户牧民是因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而于2005年陆续搬迁到这里,为帮助定居的牧民发展后续产业,政府免费培训,使全村264人成为石雕工,人均年纯收入达4700元。
“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我们村的石雕工艺已由单一雕刻经文发展到生产各种工艺品,成为一项特色文化产业。如今,和日村的石雕已小有名气,订单不断增多,群众强烈要求办一个和日石雕艺术品公司。”多杰才让说。
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同仁县成立了热贡艺术研究所,当地政府开始在一些中小学开设热贡艺术基础课。在青海省内的一些高校中,热贡艺术作为一门学科步入了课堂。学院教育的实施,使得热贡艺术技艺更加系统地为人所知。同仁县还与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不断培养专门的研究力量,对热贡艺术进一步研究发掘。
青海省政府为此而加强基地和人才建设,投资兴建热贡艺术馆,并成立热贡艺术协会,将民间工匠的热贡艺术精品集中展出,鼓励工匠带学徒传授技艺。2005年底,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鉴定中心将唐卡和堆绣列入第一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范围。2007年下半年,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热贡唐卡》地方标准,这是首个唐卡制作地方标准。当地政府还积极为热贡艺术“申遗”。2009年10月,热贡艺术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以特色与创新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2008年8月,文化部批准建立的第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落户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2011年2月,《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文化部正式批复,标志着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宗福教授说,青海热贡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单纯的技艺,更是与地方、民族的文化结合起来科学发展。热贡艺术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与当地政府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黄南地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制定的《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涵盖了黄南州同仁、泽库、尖扎三个县,内容涉及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的现状分析、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目标、工作原则与保护内容等,就是要通过有计划、分步骤的科学发展使藏族传统文化艺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黄南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李选生说,热贡文化依托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名蜚声国际,尤其深受境外游客追捧。今后,青海省将在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基础上,打造全国一流的藏文化基地,使其成为一个以民族文化、特色文化、区域文化为特色的综合型的产业集群,让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富民“金库”,长期惠及藏区各族群众。
(注:文中数据至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