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2011年确认首个6550万年前有关恐龙的灭绝地层界线

2011年8月,来自世界15个国家的科学家24日共同宣布,在中国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首次发现了具有国际对比标准的陆相白垩纪-古近纪地层界线。这意味着,能完整展示6550万年前恐龙等生物群在今日东北亚地区发生集群灭绝的地层记录在这里找到。

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孙革教授说:“嘉荫发现的白垩纪-古近纪陆相地层界线也称K-Pg界线,目前发现的厚度约有5厘米,它不仅是中国首次确定的具有确凿科学依据的陆相白垩纪-古近纪地层界线的国际性点位,也是中国在地学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据了解,白垩纪-古近纪地层界线是距今约655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的、以陆地上的恐龙及海洋中的菊石等为代表的一次全球性生命大灭绝与复苏的一个地层界面。

在这一急剧转变的时期,地球及其生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在地层上留下记录。此间,以统治地球、足迹遍布南北极地区的恐龙为代表的地球上70%以上的生物曾集群性灭绝,而后又以一崭新的面貌复苏,这其中包括人类出现。

多年来,科学家们在世界各地寻找白垩纪-古近纪的地层界线,目前已有105个陆相界线候选点,但此前在中国地区尚未有可靠的K-Pg界线点确定。

自2002年开始,以孙革教授为首,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迪尔切、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阿克米梯耶夫、中国古生物学家董枝明等学者在内的中、美、英、俄、德、日、韩、比等国科学家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开始通过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古地磁学、年代地层学、实施钻孔等综合研究,在中国寻找K-Pg的陆相地层界面,最终在黑龙江省嘉荫县小河沿地区发现了这一地层界线。

董枝明教授说:“在这一地区,我们从200米厚的地层中寻找到约5厘米厚的中生代与新生代的分水岭,它就像翻开一部用化石连续书写在地层上的”不缺页史书”,完整记录了恐龙和其他大量古生物物种灭绝的原因,其后一些生物物种复苏的过程,以及这些事件发生时的地球环境。”

据介绍,9年来,科学家们在嘉荫地区发现了大量生物突然大灭绝前夕的恐龙化石和大灭绝后随即出现的“乌云植物群”化石。这些化石古生物群与发现K-Pg界线的世界其他地区化石古生物群不仅有关联,而且在组成和类型方面又各有特色。

美国科学院院士迪尔切说:“多年来,世界科学家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国的这一地区,如今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这是一个具有确凿证据的K-Pg界线,它将成为东北亚地区世界公认的标准。”

嘉荫地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的小兴安岭中部,地质历史悠久,最早的地质记录可追溯到至少距今5亿年前的寒武纪。

1902年,在嘉荫曾首次发现“满洲龙”,成为中国最早发现恐龙的地区。根据古生物学家研究,这里也是中国恐龙最晚灭绝的地点。

本次课题组成员、俄罗斯通讯院士阿克米提耶夫说:“嘉荫地区的恐龙灭绝不同于北美等其他地区,火山爆发、海平面下降、气候变冷是它的主要原因。这一界线的确定对推动东北亚乃至全球K-Pg研究将发挥重要作用。”

据介绍,国际上目前陆相K-PG界线有105个候选点,中国的嘉荫曾被认定为第95号点。本次是对嘉荫K-PG界线的正式国际性确定。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